[发明专利]一种塑料电线电缆制造的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95850.9 | 申请日: | 2014-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1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项志才;孙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顺驰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电线电缆 制造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电缆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电线电缆制造的工艺。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的制造与大多数机电产品的生产方式是完全不同的。机电产品通常采用将另件装配成部件、多个部件再装配成单台产品,产品以台数或件数计量。电线电缆是以长度为基本计量单位。所有电线电缆都是从导体加工开始,在导体的外围一层一层地加上绝缘、屏蔽、、成缆、护层等而制成电线电缆产品。产品结构越复杂,叠加的层次就越多。
电缆的制造工艺和专用设备的发展密切相关,互相促进。新工艺要求,促进新专用设备的产生和发展;反过来,新专用设备的开发,又提高促进了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如拉丝、退火、挤出串联线;物理发泡生产线等专用设备,促进了电线电缆制造工艺的发展和提高,提高了电缆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但传统的塑料电线电缆制造工艺中由于需求的疲软,工艺一直未能根据最新设备进行改进,造成工艺效率低、成本高、产品质量不稳定等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效率高、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的塑料电线电缆制造加工工艺。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塑料电线电缆制造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①铜、铝单丝拉制:将铜、铝杆在常温下,利用拉丝机通过一道或数道拉伸模具的模孔;
②单丝退火:铜、铝单丝在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下,以再结晶的方式来提高单丝的韧性、降低单丝的强度,以符合电线电缆对导电线芯的要求;
③导体的绞制;
④绝缘挤出:塑料电线电缆采用挤包实心型绝缘层,;
⑤成缆 :先填充,保证成缆后电缆的圆整和稳定,再绑扎,保证缆芯不松散;
⑥内护层:挤包内护层,即隔离套和绕包内护层,即垫层,绕包垫层代替绑扎带与成缆工序同步进行;
⑦装铠;
⑧外护套:根据对电缆的不同要求利用挤塑机直接挤包塑料护套。
优选的,所述步骤②,铜铝单丝加热到55-60℃,采用热管式退火。
优选的,所述步骤⑦在20-35℃室温下进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工艺结合新式电缆制造设备设计,通过特定的内护层、外护套的工艺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同时导体的绞制和绝缘挤出均最新的绞制机和挤出机,大大提高了工艺了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塑料电线电缆制造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①铜、铝单丝拉制:将铜、铝杆在常温下,利用拉丝机通过一道或数道拉伸模具的模孔,使其截面减小、长度增加、强度提高。拉丝是各电线电缆公司的首道工序,拉丝的主要工艺参数是配模技术。
②单丝退火:铜、铝单丝在加热到55℃,采用热管式退火法,以再结晶的方式来提高单丝的韧性、降低单丝的强度,以符合电线电缆对导电线芯的要求。退火工序关键是杜绝铜丝的氧化。
③导体的绞制:为了提高电线电缆的柔软度,以便于敷设安装,导电线芯采取多根单丝绞合而成。从导电线芯的绞合形式上,可分为规则绞合和非规则绞合。非规则绞合又分为束绞、同心复绞、特殊绞合等。 为了减少导线的占用面积、缩小电缆的几何尺寸,在绞合导体的同时采用紧压形式,使普通圆形变异为半圆、扇形、瓦形和紧压的圆形。此种导体主要应用在电力电缆上。
④绝缘挤出:塑料电线电缆主要采用挤包实心型绝缘层,塑料绝缘挤出的主要技术要求:
1)偏心度:挤出的绝缘厚度的偏差:值是体现挤出工艺水平的重要标志,大多数的产品结构尺寸及其偏差值在标准中均有明确的规定。
2)光滑度:挤出的绝缘层表面要求光滑,不得出现表面粗糙、烧焦、杂质的不良质量问题。
3)致密度:挤出绝缘层的横断面要致密结实、不准有肉眼可见的针孔,杜绝有气泡的存在。
⑤成缆:对于多芯的电缆为了保证成型度、减小电缆的外形,一般都需要将其绞合为圆形。绞合的机理与导体绞制相仿,由于绞制节径较大,大多采用无退扭方式。成缆的技术要求:一是杜绝异型绝缘线芯翻身而导致电缆的扭弯;二是防止绝缘层被划伤。
大部分电缆在成缆的同时伴随另外两个工序的完成:一个是填充,保证成缆后电缆的圆整和稳定;一个是绑扎,保证缆芯不松散。
⑥内护层:为了保护绝缘线芯不被铠装所疙伤,需要对绝缘层进行适当的保护,内护层分:挤包内护层(隔离套)和绕包内护层(垫层)。绕包垫层代替绑扎带与成缆工序同步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顺驰电缆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顺驰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58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缝纫机的底线绕线筒
- 下一篇:激酶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