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层建筑有水房间地漏的施工方法及所用复合地漏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96149.9 | 申请日: | 2014-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0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银克俭;马平;许瑞典;杨俊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81***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层建筑 水房 地漏 施工 方法 所用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层建筑有水房间地漏的施工方法及所用复合地漏,属于有水房间防渗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卫生间和厨房等有水房间地面的结构板通常比其它无水房间地面的结构板要低一些,称为降板结构。按传统的施工方法,在进行有水房间的防水施工时,首先在降板上做一层防水层,然后在防水层上铺设排水管道,排水管道之间用轻集料或发泡水泥填平,再在轻集料或发泡水泥上面施工面层;最后再进行找坡层和面砖施工。
有水房间的降板结构可方便解决有水房间供水及采暖管道预埋等问题。但降板结构有水房间的结构地面比其它房间标高低,通常都设有地漏,常规的地漏为单地漏。在使用过程中单地漏存在以下问题,一旦有水房间的面砖出现渗漏,积水将在降板与面砖之间的夹层内无法排出,积水蒸发后在降板与面砖之间产生高压,导致降板上的防水层逐渐被穿透,水顺着被穿透的防水层渗漏至降板上,最终穿透降板形成漏水,影响住户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层建筑有水房间地漏的施工方法及所用复合地漏,以解决高层建筑有水房间长期使用后漏水的问题,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高层有水房间地漏的施工方法为,该方法采用复合地漏,复合地漏由下地漏、上地漏和活动套管构成,具体按以下步骤施工:
第一步、将下地漏用水泥安装在降层上预留的排水孔内,并以下地漏为中心进行找坡层施工,待找坡层的水泥固结后,再进行试水实验以确保水能够完全从下地漏顺利排出;
第二步、在找坡层上涂刷至少两层防水涂料,待防水涂料固结后,用软木或橡胶塞将下地漏管口临时封堵,然后在防水层上铺设供水及采暖管道;
第三步、在供水及采暖管道的间隙之间用填充料填平并夯实,填充料上用水泥沙浆找平;
第四步、拔掉临时封堵下地漏的软木或橡胶塞,将活动套管放在下地漏上然后再将上地漏插入活动套管和下地漏,并根据房间的设计标高,将上地漏临时固定;
第五步、在水泥沙浆找平层上铺设面砖,面砖以上地漏为中心找坡,以确保有水房间的水能够完全从上地漏顺利排出。
前述方法中,所述填充料采用轻集料或发泡水泥。
根据上述方法构建并用于上述方法的本发明的一种复合地漏为,包括安装在降层的排水孔内的下地漏和与面砖表面平齐安装的上地漏,下地漏与上地漏之间设有活动套管。
前述复合地漏中,所述下地漏为变径管,上段为大直径段,下段为小直径段;大直径段内设有沉水槽;大直径段中段的外圆设有定位环,定位环上设有防转缺口;大直径段上口设有翻边。
前述复合地漏中,所述上地漏为变径管,上段为大直径段,下段为小直径段;大直径段内设有沉水槽;大直径段中段的外圆设有定位环,定位环上设有防转缺口;大直径段上口设有圆形篦水片,圆形篦水片上设有落水孔;圆形篦水片底部经连片与扣碗连接。
前述复合地漏中,所述活动套管为变径管,上段为小直径段,下段为大直径段;小直径段上口设有环形篦水片,环形篦水片上设有落水孔。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复合地漏设有上下两个地漏,两个地漏之间设有活动套管,通过活动套管可方便调整降板与面砖之间的高度,可适用于不同深度的降板房间。上下两个地漏均设有沉水槽,可避免排水系统内的空气上翻,也可避免面砖上的水渗漏至降板层。本发明采用复合地漏较好的解决了高层建筑有水房间的渗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本发明方法的复合地漏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2是复合地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复合地漏的安装顺序示意图。
图中的标记为:1-下地漏,2-上地漏,3-活动套管,4-降层,5-排水孔,6-找坡层,7-防水层,8-供水及采暖管道,9-填充料,10-找平层,11-面砖,12-沉水槽,13-定位环,14-防转缺口,15-翻边,16-圆形篦水片,17-落水孔,18-连片,19-扣碗,20-环形篦水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61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