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96297.0 | 申请日: | 2014-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6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刚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4 | 分类号: | A61K36/9064;A61P1/00;A61P29/00;A61K35/37;A61K35/5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胃脘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胃脘痛又称胃痛,系临床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导致胃痛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工作过度紧张、食无定时、吃饱后马上工作或做运动、饮酒过多、吃辣过度、经常进食难消化的食物等;西医对待胃脘痛没有对应的治疗方法,只能是针对某一症状进行治疗,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中医认为,胃脘痛多因胃气郁滞,气血不畅所致,根据中医理论,针对胃脘痛的发病机理,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扁豆壳10-12、肉豆蔻6-8、蒲公英4-6、地骨皮3-5、黄连5-7、鸡内金5-6、茯苓6-8、附子3-4、砂仁4-6、海螵蛸6-8、党参5-7、苍术2-4、刀豆壳3-5、桂树根3-4、绿豆叶6-8、何首乌1-2、黄花倒水莲1-2和积雪草3-5。
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扁豆壳11、肉豆蔻7、蒲公英5、地骨皮4、黄连6、鸡内金5.5、茯苓7、附子3.5、砂仁5、海螵蛸7、党参6、苍术3、刀豆壳4、桂树根3.5、绿豆叶7、何首乌1.5、黄花倒水莲1.5和积雪草4。
黄花倒水莲归属远志科,有补气血、健脾利湿、活血调经的功能。
用法及用量: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将原料加入煎煮锅中,煎煮30-40分钟,过滤取滤液,冷却后分两次服用,每日一剂,10天为一疗程,2-3个疗程即可痊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温胃散寒、消食导滞、疏肝理气、泄热和胃、活血化瘀的功效,其治疗胃脘痛疗效显著,作用可靠,其组分药源广、配制简便、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g)为:扁豆壳11、肉豆蔻7、蒲公英5、地骨皮4、黄连6、鸡内金5.5、茯苓7、附子3.5、砂仁5、海螵蛸7、党参6、苍术3、刀豆壳4、桂树根3.5、绿豆叶7、何首乌1.5、黄花倒水莲1.5和积雪草4。
用法及用量: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将原料加入煎煮锅中,煎煮30-40分钟,过滤取滤液,冷却后分两次服用,每日一剂,10天为一疗程,2-3个疗程即可痊愈。
典型病例:
病例1:汤某,女,58岁,胃脘不适半年,进食不慎即胃脘饱胀,打嗝,烧心,胃院部痞塞、胀满、疼痛,舌淡胖,苔薄白,脉弦细,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每日一剂,服用一个疗程后,胃脘不适明显减轻,心慌消除,无胀满、疼痛感,继续服用两个疗程后,胃脘无疼痛,治愈。
病例2 :兜某,男,69岁,胃脘刺痛十余年,加重半年,胃痛时,服用姜粉可缓解,进食后伴有胃院部痞塞、胀满、疼痛,并伴有恶心干呕,口淡不渴,头晕乏力,大便稀软等症状,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每日1 剂,连服3个疗程后,治愈,胃脘部无任何不良症状,至今未复发。
病例3:庞某,男,72岁,患有胃脘痛5年,自觉有腹胀、肠动,时有反酸等症状,饮食不慎易诱发加剧,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每日一剂,连续5剂后,食后腹胀明显减轻,不再反酸,继续服用三个疗程后,痊愈,至今未复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刚,未经刘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62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生产饮料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治疗牙髓炎的中药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