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预想事故集的确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97199.9 | 申请日: | 2014-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6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天友;黄建业;张功林;李伟新;李娟娟;陈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网 单相 接地 故障 预想 事故 确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故障诊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预想事故集的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配电网就其规模来说远远大于输电网,其发生故障的概率跟数量也要远远大于输电网发生故障的概率和数量,据统计,电力系统中80%的故障来源于配电网;另外,配电网是直接为用户供电的网络,其发生故障后将直接影响用户的用电质量,因此,在配电网发生故障后如何准确的诊断出可能的故障点或者故障馈线段,及时采取隔离措施,是保证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高配电网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的的重要问题。
输电网与配电网在拓扑结构上存在大量的不同。首先,在两个变电站之间的输电网很少存在分支线路,而配电网中则存在大量的分支及次分支馈线,使得在故障时,由馈线始端测得的故障电压和电流可能对应不同的馈线段,而这些不同的馈线段可能产生相同的故障电压、电流;其次,输电网通常是三相对称运行,但由于配电网中的用户大多是单相的,因此配电网在某个区域内可能不对称运行,存在大量单相线路;再次,输电网故障诊断时不需要过多考虑负荷的影响,但在配电网中,由于与负荷的关系紧密,负荷处于实时变化的状态,且配电网中的负荷是沿线呈分布式的,因此,需要考虑负荷对于故障诊断的影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如配电网线路较短等等,导致了输电网与配电网故障诊断的不同,因此,以往用于输电网的故障诊断方法不能完全适用于配电网,需要重新设计适用于配电网的故障诊断方法。
目前配电网故障诊断的方法有行波故障诊断法和基于智能算法的故障诊断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大都是由输电网引入到配电网中的,由于输电网和配电网的不同特性,使得这些方法在配电网的应用中有一定的弊端,需要根据配电网特点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预想事故集的确定方法,该方法提高了配电网故障诊断的准确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预想事故集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建立配电网等值电路图:将配电网所有分支线路的每一个分支点作为一个节点,每相邻两个节点之间的馈线作为一个故障诊断区段,简称馈线段,将馈线段中与电源电气距离较近的一端定义为始端,另一端定义为末端,然后对配电网进行等值,得到配电网等值电路图;
步骤S2、由变电站低压馈线始端的测量装置,测得故障后馈线始端的电压电流相量,利用该测量值和步骤S1中得到的等值电路图,计算馈线段始端电压和流过该段的电流;
步骤S3、利用阻抗法对所述馈线段进行故障诊断:利用步骤S2中得到的电压、电流计算出故障时刻的测量阻抗,然后与馈线段的单位阻抗相比较,得到可能的故障距离,如果该故障距离大于该馈线段的长度,则故障点不在本馈线段;若小于,则本馈线段为一可能的故障段;
步骤S4、重复步骤S2、S3,对其他馈线段进行故障诊断,直至所有馈线段判断完毕;所有可能的故障段的组合即为本次故障的预想事故馈线集。
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对配电网进行等值的方法为:
由配电网最末级馈线段开始,利用戴维南等值定理逐段往上级进行等值:
(1)对于最末级馈线段,将其线路阻抗与其所带负荷阻抗相加,得到最末级馈线段的等值阻抗;
(2)对于中间级馈线段,将该段始端节点上除为其供电的馈线段外的其余馈线和负荷等值为负荷阻抗,将该段末端节点上连接的所有馈线和负荷等值为负荷阻抗;
(3)对于单相馈线段,仅对该相等值,将其他两相的等值阻抗看作0;
(4)对于最上级馈线段,仅将其线路末端等值,最上级馈线段始端电压、电流都为已知量,由配电站内的监测设备测得。
进一步的,在步骤S2中,各馈线段始端电压和流过该段的电流的计算方法为:
配电网最上级馈线段,即第1馈线段的始端电压、电流均已知,即节点1的电压V1、电流I1已知,则与节点1相邻的节点2的电压V2为:
(1)
其中,ZL1为第1馈线段的线路阻抗;
则连接于节点2的负荷的电流IL2为:
(2)
其中,YL2为连接于节点2的等值负荷;
则流过第2馈线段的电流I2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山东大学,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71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