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42CrMo钢快速球化退火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98170.2 | 申请日: | 2014-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52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1 |
发明(设计)人: | 徐东;郑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D1/32 | 分类号: | C21D1/32;C21D6/00;C22C38/44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001 | 代理人: | 张晨 |
地址: | 056038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42 crmo 快速 退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42CrMo钢快速球化退火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钢铁行业目前产能严重过剩,同时我国大量进口12.9级高端螺栓用钢,如发动机缸盖螺栓、连杆螺栓、主轴承盖螺栓、飞轮螺栓等安全等级较高的螺栓钢,这种部件受到高频交变载荷的影响,工作环境恶劣,因此对疲劳寿命指标要求十分苛刻,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高端冷镦产品。42CrMo是一种典型的中碳合金钢,其淬透性较高,调质后具有较强的疲劳强度和抗冲击能力,低温冲击韧性良好,且无明显的回火脆性。因此,国内外这种关键部位的高级别螺栓钢主要以42CrMo等冷镦钢为主。这种钢含有一定的金属元素Cr、Mo,能显著提高钢的强度、硬度、耐磨性、淬透性和热强性能,在螺栓成型之前需要球化退火降低硬度、强度,提高塑性及变形能力。球化组织的弥散、细小质量直接影响球化效果,而工业生产中还需要能够快速、有效、简洁的工艺设计流程。
对于42CrMo钢的退火工艺,目前已公开的专利如下:如CN102329943B号专利,公开了一种大型电渣熔铸42CrMo钢曲轴的热处理方法,其对象为电渣熔铸的曲轴,目的改善坯料原始组织状态及力学性能,达到降低原材料的毛坯重量、缩短生产加工周期;CN101705342B号专利,公开了一种提高42CrMo轴承低温冲击功的热处理工艺,目的能够大幅度地提高风电轴承的低温冲击功及其力学性能,等。
目前对于钢铁领域的球化退火技术,研究较多的为GCr15钢、H13钢、齿轮钢、刀具钢等钢种的球化退火技术,如CN102382962B号专利,公开了一种GCr15轴承钢管快速球化退火工艺;ZL200310110486.6号专利,公开了一种H13钢等温球化退火工艺;CN101363077号专利,公开了一种冷精锻齿轮毛坯等温球化退火工艺;CN102382949A号专利,公开了一种盾构刀具用钢5Cr5MoSiV1的等温球化退火方法;ZL200610057536.2号专利,公开了一种防弹头盔用深冲钢板的球化退火处理工艺,等。
与本文发明的控制工艺相比,研究对象、目的不一样,具体的控制过程也不一样。由此可见,目前没人研究过42CrMo钢的简单、快速、有效球化退火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42CrMo钢在球化退火技术上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42CrMo钢快速球化退火的方法,通过调整球化退火的保温温度、保温时间和降温速率,提高42CrMo钢的球化退火效率,改善球化退火效果。
本发明一种42CrMo钢快速球化退火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选用的42CrMo钢为热轧线材,其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含C:0.38~0.45%,Si:0.17~0.37%,Mn:0.50~0.80%,S:≤0.030%,P≤0.030%,Cr:0.90~1.20%,Ni:≤0.25%,Cu:≤0.030,Mo:0.15~0.25%,余量为Fe;
(2)将42CrMo钢升温至Ac3以上20~40℃,即816~836℃,控制升温时间在10~20min,然后保温20~30min;
(3)将保温后的42CrMo钢以0.8~4℃/s的速度降温至Ar1以下10℃,即601℃,保温10min;
(4)再将42CrMo钢升温至Ac3以下15~30℃,即781~766℃,控制升温时间在10~20min,然后再次保温5~7h;
(5)将再次保温后的42CrMo钢随炉冷却至室温,完成球化退火。
所选用的热轧线材的直径在5.5~15mm。
所获得的球化退火后的42CrMo钢的微观组织为铁素体上弥散分布着粒状碳化物,所述的粒状碳化物为球化组织,评级为5~6级。
所述球化退火后的42CrMo钢,在室温25℃时,294.2N压力下下保持13s时的宏观维氏硬度在163~171HV之间,拉伸试验时的抗拉强度522~546Mpa,屈服强度481~511Mpa,弹性模量209~225Gpa,断面收缩率为75~82%,断后伸长率20~24%。
具体工艺过程如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程大学,未经河北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81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齿轮中频淬火工艺
- 下一篇:一种基于高炉超导冷却的余热发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