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内部残余废气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98206.7 | 申请日: | 2014-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13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民;吴军;张启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F1/88 | 分类号: | G01F1/88;G01F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4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内部 残余 废气 测量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内部残余废气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在发动机进排气过程中,由于气门叠开期的存在,排气管和气缸内的废气可能会回流进入进气管,形成内部残余废气。
目前,控制气缸内残余废气量已经成为发动机减少NOx生成量的重要方法,在发动机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对于气门叠开在进排气过程中不同工况下所造成的内部残余废气量,尚缺少准确且可行的试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内部残余废气测量方法。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发动机内部残余废气测量装置,包括发动机、高压气源、进气流量传感器、进气压力传感器、气缸压力传感器、排气压力传感器、排气调压阀和曲轴转角编码器。
高压气源的出气口通过进气管与发动机的进气门连通,在进气管上安装有进气流量传感器和进气压力传感器,所述进气压力传感器距离进气门2-3倍管径。
发动机的气缸盖上安装有气缸压力传感器。
发动机的排气门连接出气管,出气管上安装有排气压力传感器、排气调压阀,所述排气压力传感器距离排气门2-3倍管径。
所述发动机的曲轴上装有曲轴转角编码器。
发动机内部残余废气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停止发动机点火、喷油,发动机曲轴由电动机拖动,在活塞往复运动下实现进气与排气过程。
步骤2、电机拖动发动机至所需试验转速,调整高压气源压力、排气调压阀,使进排气压力满足试验要求。
步骤3、测量进气管压力、气缸压力、排气管压力随曲轴转角变化。
步骤4、根据进气管与气缸和排气管压力差,计算回流废气流量;
其中表示气缸至进气管瞬时废气流量,表示排气管至气缸瞬时废气流量,A表示气门有效流通面积,Ψ表示气门流通系数,p1表示气缸压力,p0表示进气管压力,p2表示进气管压力,ρ0表示缸内气体密度,cp表示定压比热容,cv定容比热容。
步骤5、根据发动机转速,计算气门开启到关闭期间不同转角所对应废气流动速率,计算进气管内累积废气量m1;
其中表示曲轴转角编码器脉冲信号间隔,n表示曲轴转速,表示进气门开启转角,表示进气门关闭转角。
步骤6、根据发动机转速,计算气门开启到关闭期间不同转角所对应废气流动速率,计算排气管回流累积废气量m2;
其中表示排气管倒流起始转角,表示排气管倒流结束转角。
步骤7、根据进气流量传感器所测流量Q和进排气管回流的累积废气量,计算进排气管倒流引起的残余废气系数φ;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内部残余废气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可在不同转速、配气正时、进排气压力条件下,测量发动机内部残余废气量。
该装置在电动机拖动下工作,无需燃料燃烧,可在发动机零部件设计阶段进行内部残余废气试验,可灵活调节配气正时、进排气压力等试验参数;
该装置可应用于车用汽油机、车用柴油机、船用柴油机等不同类型发动机,结构简单,试验简便可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采用的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发动机、高压气源1、进气流量传感器2、进气压力传感器3、气缸压力传感器5、排气压力传感器7、排气调压阀8和曲轴转角编码器10。高压气源的出气口通过进气管与发动机的进气门4连通,在进气管上安装有进气流量传感器和进气压力传感器,进气压力传感器距离进气门2-3倍管径,气体在该距离范围内形成稳定流动状态。发动机的气缸盖上安装有气缸压力传感器。发动机的排气门6连接出气管,出气管上安装有排气压力传感器、排气调压阀8,所述排气压力传感器距离排气门2-3倍管径。所述发动机的活塞连杆9安装的曲轴上装有曲轴转角编码器10。
利用上述装置进行发动机内部残余废气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停止发动机点火、喷油,发动机曲轴由电动机拖动,在活塞往复运动下实现进气与排气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82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PO材料的小口径水表表壳
- 下一篇:电磁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