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伸缩的胶囊内窥镜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98730.4 | 申请日: | 2014-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2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钱大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虹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5 | 分类号: | A61B1/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 胶囊 内窥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囊内窥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伸缩的胶囊内窥镜。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了无创伤地检查动物或人体内的体腔器官,尤其是消化道体腔,目前采用吞服式胶囊内窥镜来获取被检测者的体内信息。胶囊内窥镜的体积通常都小于11×26mm,待检测者从口腔吞入胶囊内窥镜,胶囊内窥镜进入体内后随着器官(例如胃、肠道)的蠕动而移动,最后从人体自然排出,在这期间,胶囊内窥镜依次获取各器官信息,并通过无线通信将获取的信息发送给体外的信息接收及处理装置,完成整个检测过程。
所述胶囊内窥镜包括图像拍摄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存储模块、控制模块、照明模块、驱动模块、电源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等,所述图像拍摄模块用于拍摄各器官的图片或视频,获取各器官信息,所述图像拍摄模块拍摄的图片或视频经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通过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发送给体外的信息接收及处理装置,所述存储模块用于保存所述图像拍摄模块拍摄的图片或视频,所述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所述照明模块工作,所述照明模块为所述图像拍摄模块的拍摄提供光源,所述电源模块为各功能模块供电。
现有的胶囊内窥镜在人体内的运动依靠自身的重力和消化道的蠕动进行,其在某个地方卡滞时有发生,且存在一个运动不受控的问题,会因为拍摄角度不佳造成影像时间长但可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伸缩的胶囊内窥镜,能够解决胶囊内窥镜在消化道内被卡滞的问题,且可以微调拍摄角度。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伸缩的胶囊内窥镜,包括在密闭的壳体内安置的图像拍摄模块、拍摄控制和图像处理模块、供电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所述壳体包括透明的第一壳体,非透明的第二壳体和可以伸缩的第三壳体,所述图像拍摄模块设置在靠近所述的第一壳体的端部,由LED光源、图像传感器和透镜组成。
优选地,本发明的胶囊内窥镜,所述第三壳体为环形波纹段结构。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胶囊内窥镜,所述第三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胶囊内窥镜,所述第三壳体的长度为所述胶囊内窥镜总长度的1/5到2/3。
优选地,本发明的胶囊内窥镜,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端部的永磁铁,用于依靠外部磁场引导所述胶囊内窥镜的移动方向和旋转角度。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胶囊内窥镜,所述永磁铁的重量大于所述壳体内其他器件重量的总和,使得所述胶囊内窥镜在重力作用下保存垂直移动。
优选地,本发明的胶囊内窥镜,所述无线传输模块由高频天线和高频发射机组成。
本发明的可伸缩的胶囊内窥镜,能够解决胶囊内窥镜在消化道内被卡滞的问题,且可以微调拍摄角度,提高影响的拍摄质量。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可伸缩的胶囊内窥镜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是人体口服胶囊内窥镜后,在消化道内进行检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可伸缩的胶囊内窥镜第一实施例自然状态下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可伸缩的胶囊内窥镜第一实施例收缩状态下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可伸缩的胶囊内窥镜第二实施例自然状态下的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可伸缩的胶囊内窥镜第二实施例牵引状态下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为:11、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3、第三壳体;21、图像传感器;22、透镜;23、LED光源;3、拍摄控制和图像处理模块;4、供电模块;5、无线传输模块;6、永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图2至图5对本发明的可伸缩的胶囊内窥镜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伸缩的胶囊内窥镜,包括在密闭的壳体内安置的图像拍摄模块、拍摄控制和图像处理模块3、供电模块4(本实施例为2颗纽扣电池)和无线传输模块,所述壳体包括透明的第一壳体11,非透明的第二壳体12和可以伸缩的第三壳体13,所述图像拍摄模块设置在靠近所述的第一壳体11的端部,由LED光源23、图像传感器21和透镜22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虹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乐虹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87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