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动汽车动力系统及其耦合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99596.X | 申请日: | 2014-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96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15 |
发明(设计)人: | 肖岩;肖小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10/06 | 分类号: | B60W10/06;B60W10/02;B60W10/08;B60W10/10;B60W10/119;B60W20/1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7 | 代理人: | 宫轶琳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动力 系统 及其 耦合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混动汽车动力耦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控制ISG电机并结合第一离合器启动发动机;
(2)通过发动机和CVT输入轴的转速差进行PID调节,得到速度同步所需的发动机扭矩;
(3)实现发动机-ISG和CVT端的转速同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动汽车动力耦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离合器为发动机和ISG之间的离合器;
且步骤(1)包括:
(1-1)发动机启动成功后ISG退出速度模式,进入零扭矩模式,跟随发动机转速随动;
(1-2)由发动机带动机械油泵维持CVT系统油压力。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动汽车动力耦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包括:
(2-1)检测CVT输入轴的转速;
(2-2)CVT输入轴的转速减去发动机-ISG端转速作为PID输入;
(2-3)PID控制器根据CVT输入轴和发动机的速度差计算出需求的发动机的扭矩。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动汽车动力耦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包括:整车控制器HCU用闭环控制调节发动机的扭矩,使其快速与CVT主动轮转速契合,完成速度同步,且速度同步完成后控制第二离合器闭合,实现发动机-ISG与CVT输入轴的动力耦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动汽车动力耦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1)所述的速度模式下HCU控制ISG进入速度模式,以固定转速的速度维持机械油泵运行,进而维持CVT油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动汽车动力耦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动汽车为插电式混合动力的四驱车型,车辆具有后驱EV、串联、并联和四驱模式,所述速度模式定义在车辆处于后驱EV模式,在后驱EV行驶时,保持CVT润滑的油压和离合器推进油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动汽车动力耦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后驱EV模式采用纯电动模式,在该模式下:控制后驱TM电机和减速器之间的第三离合器结合,后驱TM电机驱动车辆行驶;控制ISG进入速度模式,ISG电机以速度模式运转带动机械油泵维持CVT润滑及第一离合器和ISG和CVT之间的第二离合器两端油压;控制第二离合器断开,发动机-ISG驱动系统与车轮间动力传输处于中断状态。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混动汽车动力耦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后驱EV模式 下,检测驾驶员是否有较大的扭矩需求或SOC较低则进入高压能量维持模式,以此判定发动机的动力是否需介入车轮;当有发动机启动需求时,利用已有的油压压力控制离合器结合,ISG仍以速度模式带动发动机快速启动至固定转速;发动机达到点火点后,发送允许发动机点火指令,发动机点火自行进入怠速控制模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动汽车动力耦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发动机点火瞬间,控制ISG电机退出速度模式,此时ISG电机处于随动状态,跟随发动机自由旋转,发动机和ISG电机同速;检测CVT输入轴的转速,并减去发动机-ISG端转速作为PID输入;PID控制器根据CVT输入轴和发动机的速度差计算出需求的发动机的扭矩;发送需求的发动机扭矩到发动机控制器,发动机控制器控制发动机输出扭矩,进而使发动机转速上升;当发动机-ISG端转速与CVT输入轴转速差小于50转时,控制第二离合器结合,前轴发动机-ISG与整车动力系统相连,可输出扭矩。
10.一种混动汽车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9的控制方法进行控制,包括后驱系统和前驱系统,其中,后驱系统包括纯电驱动电机TM,第三离合器和减速器,其用于在纯电动模式下由后驱电机直接驱动车辆行驶;前驱系统包括发动机,第一离合器,ISG电机,第二离合器和CVT,发动机的扭矩通过所述双离合结构传递至CVT输入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959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