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供单向冲击的扭转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00002.2 | 申请日: | 2014-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0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田家林;朱永豪;杨琳;郭洪;庞小林;李友;付传红;夏天鸿;刘刚;袁长福;杨志;吴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02 | 分类号: | E21B4/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供 单向 冲击 扭转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石油,天然气、煤气层的钻井中的提供单向冲击的扭转发生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石油、天然气需求大幅度增加,石油、天然气的开发也日益增多。但是,在钻井过程中,钻头常常会出现卡钻或者粘滑现象,此时,钻柱会发生严重的扭转变形,使钻井过程极不稳定,甚至会导致钻具失效,这将给钻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目前,在钻井过程中,使用的各种井下工具,通常只能提供轴向冲击,并不能解决钻井过程中出现的粘滑、卡钻现象。
如果该工具成功用于钻井过程中,由于能够在周向提供一个周期性单向冲击,将有效的避免粘滑和卡钻现象,提高钻头的破岩效率,降低钻井成本,给钻井行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将钻井液的压力能转换为周向的振动,提高钻头的破岩效率,达到降低钻井成本的目的,特提供一种提供单向冲击的扭转发生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提供单向冲击的扭转发生器,主要由上接头、外筒体、中心轴、下接头、钻头接头等组成,其特征在于:上接头在上,钻头接头在下;上接头上部和下部均设有螺纹;外筒体通过螺纹上部与上接头配合,下部与下接头配合,外筒体上端设有凸台,下端设有内筒动力液排出孔;上接头、外筒体、下接头和钻头接头依次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过后,内部形成空腔,空腔由上向下依次是:防掉总成、内筒体、中心轴、驱动轴、质量环、万向轴上接头、锁紧挡圈、万向轴、万向轴下接头;防掉总成设有对称分布的流水通孔,下端内部设有螺纹,与内筒体相连接;内筒体外壁设有均匀分布的叶片,内壁设有螺杆定子;中心轴上端外壁设有螺杆转子,与内筒体相配合,下端设有内花键;驱动轴上端设有外花键,与中心轴下端相配合,下端内部设万向轴上接头;质量环放置在内筒体的内凸台上,上端紧靠中心轴;上径向轴承放置下接头的台阶上,外圈与内筒体紧贴;上密封圈放置在下接头的台阶上,并与内筒体紧贴;万向轴上端连接万向轴上接头,下端连接万向轴下接头;钻头接头上端设有均有分布的动力液排出孔,上部中心设有万向轴下接头;下密封圈放置在钻头接头的台阶上,与下接头紧挨;下径向轴承放置在钻头接头的台阶上,内圈与钻头接头紧贴,外圈与下接头紧贴;滑动轴承放置在钻头接头的台阶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其有益效果是:(1)提高钻头破岩效率:将钻井液的压力能转换为外筒体和内筒体的转动,并作用在驱动轴上,由于有速度差提供一种单向的周期性的冲击,通过万向轴传递给钻头,提高钻头的破岩效率;(2)避免卡钻粘滑现象:由于钻头得到了周向方向的冲击力,产生扭转振动,因此能避免卡钻粘滑现象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提供单向冲击的扭转发生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接头,2.外筒体,3.防掉总成,4.内筒体,5.叶片,6.中心轴,7.螺杆定子,8.驱动轴,9.质量环,10.内凸台,11.万向轴上接头,12.锁紧挡圈,13.内筒动力液排出孔,14.万向轴,15上密封圈,16上径向轴承,17.下接头,18.动力液排出孔,19.下密封圈,20万向轴下接头,21.下径向轴承,22.滑动轴承,23.钻头接头。
图2为图1中的A-A截面图
图3为图1中的B-B截面图
图4为图1中的C-C截面图
图5为图1中的D-D截面图
图6为图1中的E-E截面图
图中:24.驱动轴
图7为图1中的F-F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00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井正反冲砂喷嘴
- 下一篇:一种新型铝木复合节能门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