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野生花鲈鲤的驯养管理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00330.2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1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四春;夏黎亮;杨崇保;杨崇顺;张友存;王正兴;黄桂香;官鹏;李志明;王罗苍;梁用本;王宝云;张忠祥;刘蓉;王春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川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玉溪市水产工作站;玉溪市古生态抗浪鱼科研保护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时建峰;高雪琴 |
地址: | 6526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野生 花鲈鲤 驯养 管理 技术 | ||
1.一种野生花鲈鲤的驯养管理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驯养场地;
选择在云南抚仙湖周边,运用抚仙湖的水对野生花鲈鲤进行驯养;
(2)建造驯养池;
在所选的场地上建造驯养鱼池,所述驯养池上搭设有遮阳装置,在驯养池底部铺一层湖砂,然后用石块、空心砖堆积成空心假山,鱼可自由出入;模拟自然生态环境,为花鲈鲤创造隐蔽、安静的环境,驯养池上设有避免进水时花鲈鲤抢水跳出鱼池的网状遮盖,清洗驯养池,并曝晒3-5天,用消毒药液对池底、池壁进行消毒,最后将抚仙湖的水引入驯养鱼池中,并保持循环;
(3)野生花鲈鲤的收集及放养;
将采集到的野生花鲈鲤用4%的食盐水侵洗消毒后,投放驯养池中,投喂动物性饵料,投放的饵料根据野生花鲈鲤的鱼龄情况确定,性成熟前的幼体以鲜活底栖小型鱼类和秀丽白虾为主食;其中,所述动物性饵料的重量百分比为:鲜活底栖小型鱼类55-70%,秀丽白虾为25-40%,余量为常规辅料;成体仿照自然界以生活于湖泊敞水区中上层的抗浪鱼为主食,辅助底栖小型鱼类、虾及壳薄的小螺蛳,其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抗浪鱼30-45%、底栖小型鱼类15-20%、虾25-30%及壳薄的小螺蛳10-15%,余量为常规辅料;野生花鲈鲤刚投放驯养池中时,每天上午和下午定时按鱼体重量1-2%各投喂一次;待野生花鲈鲤能主动摄食时,将投喂量增加到鱼体重量3-8%;
(4)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巡塘,及时捞出漂在池面的剩余死伤鱼及其它漂浮物,每天1-2次注入抚仙湖水改善池塘水环境;保持周围环境安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花鲈鲤的驯养管理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驯养场地可以是:水色、透明度、水温、溶氧、PH值与云南抚仙湖水接近的场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花鲈鲤的驯养管理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步中驯养池夏天每天早、晚加注抚仙湖水二次,冬天每天早或晚加注抚仙湖水一次要保持水质清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花鲈鲤的驯养管理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步中采集到的野生花鲈鲤为低龄鱼、未达性成熟前为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花鲈鲤的驯养管理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步中底栖小型鱼类包括食蚊鱼、黄鱼幼 、子陵栉鰕虎鱼、麦穗鱼、棒花鱼、红鳍鲌、中华鳑鱼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花鲈鲤的驯养管理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驯养过程中,有锚头蚤的寄生虫病,用0.7ppm敌百虫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其中,0.5ppm敌百虫,0.2ppm硫酸亚铁,半月内连续二次使用可杀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花鲈鲤的驯养管理技术,其特征在于,在驯养时与云南倒刺鱼巴混养可提高驯养成活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花鲈鲤的驯养管理技术,其特征在于,野生花鲈鲤驯养成活后,与抚仙湖其它大型的土著鱼类混养,及时补充活体小杂鱼、小虾、螺蛳,让其自然摄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川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玉溪市水产工作站;玉溪市古生态抗浪鱼科研保护中心,未经江川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玉溪市水产工作站;玉溪市古生态抗浪鱼科研保护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033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银硫代树脂酸盐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金属板材的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