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痛风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00339.3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2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邹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金林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8 | 分类号: | A61K36/8968;A61P19/06;A61K35/32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陈宏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痛风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痛风症的中药制剂,同时提供了该中药的制备方法,属于中医制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痛风症是机体内的嘌呤代谢出现障碍,过量的嘌呤被氧化后生成尿酸,不能经肾脏再经尿液排出,又经血液流向结缔组织,并以氨基盐结晶形式沉淀在其中,当存在诱因时,便会引起沉积在软组织、关节膜里的尿酸结晶释出,导致身体免疫系统敏感反应,产生炎症,造成痛风症。
目前,治疗痛风症的药物和方法很多。如:中药汤剂、中成药,西药、茶剂型及仪器治疗等等方法和药品。但是,被治疗和新发现的患者并没有减少,而且在逐年增加!
根据临床研究,分析认为目前的剂型和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一、缺乏从源头上的治疗:
现有的药物和方法都忽视了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和采用干预性抗氧化作用,阻滞和减少嘌呤氧化。从而从源头上解决根治痛风症见效慢,治疗期长的问题。
二、采取不正确的药物治疗和方法会导致药源性伤害。
由于尿酸融合在血液里,如果能在血液里把尿酸中和掉,是减缓和防止尿酸沉积的有效措施,目前的西药如:秋水仙碱等西药具有中和尿酸作用;但是却带来极大的药源性伤害。中药也可以中和尿酸,但见效慢,功效不显著。只有采用快速有效的、安全可靠的酸性物质中和剂才会解决见效慢、功效不显著等问题。
三、目前药物和方法不能根治痛风症
痛风症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难以根治等特点,目前的药物和方法缺乏“十分病七分养”的理念基础,单纯的采取提高免疫功能的措施是不够的。只有激发人体的“自愈康复系统”功能,才是从根本上根治痛风的根本措施。
四、缺乏整体全面、系统综合、协调统一、兼顾同步性。
痛风症涉及到骨骼、神经、血液循环、泌尿、内分泌等系统,波及到心、肺、肝、脾、肾等脏腑器官。如:痛风症会造成骨质疏松症,并发症会造成心血管疾病而引发肾衰竭、猝死等,单纯的保护是不够的。有的中药具有溶解尿酸结晶的功效,但是会造成血液中的尿酸浓度增高而波及到心、肾突发性疾病,产生危险。所以,在保护心、肾的同时必须有救阳回逆的措施,这才是重要的防范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痛风症的中药制剂,从整体全面、系统综合、协调统一、兼顾同步的从源头上抑制嘌呤氧化、抑制嘌呤合成反应酶的活性,采取了溶解尿酸盐结晶、中和血液中的尿酸及防、治病情突变等措施;阴阳同补提高机体正能量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激发机体自身的“自愈康复系统”能力。从而达到了根治痛风症的显著效果。
本发明还进一步公开了一种治疗痛风症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痛风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材料按重量份数比制成的:
干地黄12-14、人工虎骨粉6-8、附子4-6、鼠曲草12-14、络合钙30-40、山药10-12、山萸肉10-12、北沙参8-10克、麦冬8-10、当归10-12、泽泻6-8、丹皮6-8、茯苓6-8、川太6-8、甘草6-8、虫草6-8、氨糖5-7。
本发明所述治疗痛风症的中药制剂,其优选配比为:
干地黄14、人工虎骨粉8、附子6、鼠曲草14、络合钙40、山药12、山萸肉12、北沙参10克、麦冬10、当归12、泽泻8、丹皮8、茯苓8、川太8、甘草8、虫草8、氨糖7。
本发明所述一种治疗痛风症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比例称取上述原料;将干地黄、附子、鼠曲草、山药、山萸肉、北沙参、麦冬、当归、泽泻、丹皮、茯苓、川太、甘草、虫草材料精选、去杂质后混合粉碎,均过60~100目筛,加入10倍重量的40~60度白酒,在间断性搅拌和常温状态下浸渍72-96小时;将浸渍后的液体彻底过滤除去药渣;除渣后的液体放入容器内,在温度50-60℃和搅拌状态下提醇,当醇液体的比重达到0.95波美时,接收的醇液体重量达到白酒重量的50%时停止提醇;将提醇后的液体在温度70-80℃、抽空状态下进行脱水浓缩,水气体经冷却形成液体后被容器接收,当接收水的比重达到1.0波美、重量达到白酒重量的30%时,停止脱水浓缩,冷却至常温,即得功效浓缩体;将浓缩后的功效浓缩体,与人工虎骨粉、氨糖、络合钙充分混合均匀即得。
【用法用量】口服;初、早期患者:早、晚各一次,每次600mg。中、晚期患者:早、晚各一次,每次1200mg。
【适应人群】痛风症初、早、中、晚期患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金林,未经邹金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03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