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摆率增强电路的低功耗无片外电容LDO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00941.7 | 申请日: | 2014-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3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程心;梁绪亮;解光军;陈洋;陈舒裴;杜龙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增强 电路 功耗 外电 ldo | ||
1.一种集成摆率增强电路的低功耗无片外电容LDO,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准电压模块、误差放大器、增益提升级、功率调整管和密勒补偿电路;其中,误差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接LDO的输出端,反相输入端与基准电压模块的输出端相接,增益提升级的输入端与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增益提升级的输出端接功率调整管的栅极,功率调整管的漏极作为LDO的输出端,密勒补偿电容的一端接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另一端与LDO的输出端相连;还包括有摆率增强电路,摆率增强电路有两个输入端,分别与基准电压模块和LDO的输出端相连,摆率增强电路的输出端与功率调整管的栅极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摆率增强电路的低功耗无片外电容LDO,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率增强电路包括 PMOS管M3、M4、M5、M6、M7、M8、M11、M12、M13、M14、M19、M20 ;NMOS管M1、M2、M9、M10、M15、M16、M17、M18,偏置电流源I0;
其中,NMOS管M1、M2的栅极作为所述的摆率增强电路的两个输入端,接LDO的输出和基准电压模块的输出;M1的漏极与M3的漏极和M4的栅极相连,M4的栅极接M6的栅极和漏极,M6的栅极与M5的栅极相连;M2的漏极与M4的漏极和M3的栅极相连,M3的栅极接M8的栅极和漏极,M8的栅极接M7的栅极,M7的漏极接M10的栅极和漏极,M10的栅极与M9的栅极相连;M3、M4、M5、M6、M7和M8的源极接外部的输入电源,M9和M10的源极接地;
M1的源极与M11和M13的源极相连,M13的栅极接M14的栅极和漏极,M13的漏极接M18的栅极和漏极,M18的栅极接M17的栅极,M17的漏极接M19的栅极和漏极,M19的栅极接M20的栅极;M2的源极与M12和M14的源极相连,M12的栅极接M11的栅极和漏极,M12的漏极极接M15的栅极和漏极,M15的栅极接M16的栅极;M11和M14的漏极接偏置电流源的一端,偏置电流源的另一端接地;M15、M16、M17和M18的源级接地,M19、M20的源极接外部输入电源;
M5、M9、M16和M20的漏极并作为所述摆率增强电路的输出端,与功率调整管的栅极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094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太赫兹无线收发系统的自动对准跟踪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