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频移补偿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01979.6 | 申请日: | 2014-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7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谢非;鞠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7/00 | 分类号: | H04L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骆苏华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补偿 方法 装置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频移补偿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将无线移动通信应用于高速移动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目前高铁的覆盖网络包括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宽带码分多址系统(WCDMA)等,当所述GSM、WCDMA等制式的移动终端处于高铁等高速运行的模式时,存在着传输数据率低,掉话率高,用户体验差等问题。
与普通的移动通信环境相比,高速移动通信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多普勒频移会对基站和移动终端的解调性能造成严重的影响。
当移动终端在运动中,特别是在高速情况下通信时,移动终端和基站接收端的信号频率会发生变化,称为多普勒效应。在移动终端移动速度较高时,相应地会导致多普勒频率偏移也会比较严重,会严重影响到基站和移动终端的解调信号的性能,有时甚至会造成无法正确检测,造成移动终端待机模式下的丢号、业务状态下的掉话等现象发生。使得在移动终端高速移动环境下,难以保证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基站和终端必须进行相应的频移补偿技术才能满足信息可靠、有效传输的需求。
现有技术中,已有多种多普勒频移的估计和补偿的方法,例如,基于信道相关特性的多普勒频移估计方法、利用特征空间估计方法、谱估计方法以及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多普勒频移进行估计等,但这些方法计算速度慢,调整幅度较小,经常造成频率跟踪不及时,会导致丢话、掉话现象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是由于多普勒频移效应所导致的移动终端的解调性能较差,频率跟踪不及时,会导致丢话、掉话现象出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频移补偿方法,用于对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普勒频移进行补偿;包括:
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所接入的基站的位置信息;
基于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所述基站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移动终端的移动速度获取多普勒频移;
根据所述多普勒频移对所述移动终端的收发信号的频率进行补偿。
可选的,所述基站的位置信息通过对所述基站所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测量值进行确定。
可选的,所述信号测量值包括所述基站信号的强度值。
可选的,通过如下公式获取所述多普勒频移:
其中,f_offset为所述多普勒频移,θ为所述移动终端移动方向和所述基站信号传播方向的角度,v是所述移动终端运动的速度;c为电磁波的传播速度;f0为所述基站的载波频率。
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移动方向和所述基站信号传播方向的角度基于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基站的位置信息进行确定。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多普勒频移对所述移动终端的收发信号的频率进行补偿包括:
基于所述移动终端的收发信号的频率与所述多普勒频移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补偿后的收发信号的频率。
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运动的环境为高速铁路环境。
可选的,所述移动通信系统为GSM、GPRS、TD-SCDMA、CDMA2000、WCDMA和LTE通信系统中的任意一种。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频移补偿装置,用于对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普勒频移进行补偿;所述装置包括:
终端位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基站位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移动终端所接入的基站的位置信息;
频移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所述基站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移动终端的移动速度获取多普勒频移;
补偿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普勒频移对所述移动终端的收发信号的频率进行补偿。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测量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基站所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测量值。
可选的,所述频移获取单元通过如下公式获取所述多普勒频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19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绿假单胞菌用培养基
- 下一篇:通信系统的载波聚合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