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刷直流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02338.2 | 申请日: | 2014-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8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黄坤河;汪志刚;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29/00 | 分类号: | H02K29/00;H02K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贾玉姣 |
地址: | 528425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刷直流电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指出,由于传统的高压无刷直流电机是直接通过桥堆整流后、直接供电到无刷直流电机,从而使得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中同时存在高压系统、低压系统以及绕组线圈高频通断谐波,从而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的缩写,电磁兼容性)问题很大程度地影响了无刷直流电机的应用,传统采用导线连接到无刷直流电机的机壳或者无刷直流电机本体的部位,然后再采用螺母和螺丝固定,以传导、消除谐波,然而,这不但增加了安装工序,而且浪费了安装时间,提高了材料成本,且由于导线较多,容易造成混乱,造成安全隐患,且接线处不可靠,容易造成连接松动的问题。另外,由于无刷直流电机的销售区域不同可能引起导线的规格标准不同,使得导线与无刷直流电机的配合安装结构不同,造成导线长度不同,不利于无刷直流电机的标准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刷直流电机,所述无刷直流电机可以通过导电弹片传导、消除谐波,安装简便且可靠性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刷直流电机,包括:壳体;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和转子均设在所述壳体内;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与所述定子固定,所述控制板上具有防干扰电路;以及导电弹片,所述导电弹片设在所述控制板上,其中所述导电弹片的一端与所述防干扰电路相连,所述导电弹片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壁止抵。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刷直流电机,通过采用导电弹片来传导、消除无刷直流电机的谐波,从而可以有效地起到防呆作用,简化了安装、操作工序,降低了由于导线多而造成的接错导线的几率,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无刷直流电机的标准化程度。
具体地,所述导电弹片的所述一端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至少一个针脚,所述至少一个针脚焊接至所述防干扰电路。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所述针脚与所述连接部垂直。由此,可以保证连接部与控制板紧密配合。
可选地,所述针脚为三个且所述三个针脚间隔开分布。由此,可以提高导电弹片与控制板的连接牢固性。
具体地,所述导电弹片的所述另一端具有止抵部,所述止抵部与所述壳体的内壁止抵。
可选地,所述止抵部形成为朝向所述壳体的内壁凸出的拱形结构。由此,止抵部可以与壳体紧密接触。
或者可选地,所述止抵部的朝向所述壳体的内壁的一侧表面形成为平面。
具体地,所述转子包括本体和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本体相连,所述控制板设在所述本体的远离所述转子的另一端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导电弹片为弹性钢件。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刷直流电机的爆炸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导电弹片的立体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的导电弹片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
100:无刷直流电机;
11:前端盖;12:后端盖;13:容纳腔;
2:定子;
3:转子;31:本体;32;转轴;
4:控制板;41:导电弹片;
411:本体部;412:连接部;4121:针脚;413:止抵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刷直流电机100。其中,无刷直流电机100可以为高压无刷直流电机或者低压无刷直流电机,下面仅以高压无刷直流电机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无刷直流电机100,包括:壳体、定子2、转子3、控制板4以及导电弹片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23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夹持机构及移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自起动三相交流永磁同步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