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初采工作面高抽巷瓦斯抽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03219.9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4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孙卫华;谭国龙;延伟涛;张其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7/00 | 分类号: | E21F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作面 高抽巷 瓦斯 方法 | ||
(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抽巷抽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初采工作面高抽巷瓦斯抽采方法。
(二) 背景技术
高抽巷抽采技术:在工作面顶板破坏的裂隙带内布置高抽巷,顶板垮落后,邻近层及围岩内的瓦斯平衡受到破坏,由邻近层及围岩解吸的瓦斯沿裂隙向采空区流动,通过高抽巷将瓦斯抽出。实践证明,瓦斯涌出量在35m3/min以上的回采面,采用高抽巷进行抽采是最有效的治理手段。高抽巷抽采具有断面小、支护简单、施工进度快、不用维护、管理简单、费用低、抽采量大、效果稳定的特点。
但是针对初采工作面,高抽巷却难以发挥作用,原因是在周期来压之前,直接顶垮落充填采空区,老顶仍然完整地支撑在两帮煤壁上,裂隙带裂还未形成,工作面瓦斯没有与高抽巷连通的通道。
在瓦斯涌出量大的回采工作面,如果不能有效的解决瓦斯超限问题,将严重影响工作面的生产,甚至造成更严重的瓦斯事故。
(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操作安全、提高瓦斯抽采量的初采工作面高抽巷瓦斯抽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初采工作面高抽巷瓦斯抽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初次垮落步距为L米;
(2)施工高抽巷距离开切眼水平距离剩余L米时开始变坡,将高抽巷的层位由煤层裂隙带调整为煤层冒落带;
(3)在前端L米的高抽巷内每隔相同距离设置一个钻场,在每一个钻场内施工下向的穿层钻孔,穿层钻孔从高抽巷向下穿透工作面煤层达到底板;
(4)工作面开采后马上人工强制放顶,提前破坏顶板的完整性,形成与高抽巷之间的瓦斯抽采通道,同时减少初次来压步距。
本发明的更优方案为:
步骤(1)中,L为10-70,优选10-30。
步骤(2)中,煤层裂隙带和煤层冒落带的高度根据煤层及上覆岩层性质或参考邻近工作面实际距离来确定。
步骤(3)中,在前端L米的高抽巷内每隔10m设置一个钻场,在每一个钻场内施工3-5个下向的穿层钻孔,且穿透工作面煤层达到底板。
步骤(4)中,放顶方式为爆破或机械方式。
本发明解决了初采工作面高抽巷难以发挥应有作用的问题,有效防止工作面瓦斯超限,为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奠定基础,有效提高高抽巷的瓦斯抽采量,为矿井的瓦斯综合利用做出贡献。
(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施工平面布置图;
图2为本发明的Ⅰ-Ⅰ剖面布置图;
图3为本发明的Ⅱ-Ⅱ剖面布置图。
图中,1高抽巷,2进风顺槽,3回风顺槽,4开切眼,5穿层钻孔。6冒落带,7裂隙带。
(五)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抽采方法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1)确定初次垮落(来压)步距L:L值与基本顶岩性、厚度和地质构造等因素有关,一般为10~30m,少数达到50~70m。
(2)改变高抽巷1层位:为使高抽巷在工作面回采初期能发挥作用,在施工高抽巷距离开切眼4水平距离剩余Lm时开始变坡。把高抽巷的层位由原来的布置在煤层裂隙带7中调整为处于煤层冒落带6,即将高抽巷前段Lm布置在冒落6。
(3)施工穿层钻孔5:在前端Lm高抽巷内每隔10m设置一个钻场,在每一个施工3~5个下向的穿层钻孔5,钻孔从高抽巷1向下穿透工作面煤层达到底板。
(4)人工强制放顶:工作面开采后马上人工强制放顶,提前破坏顶板的完整性,使其产生裂隙,尽早垮落,形成与高抽巷之间的瓦斯抽采通道;同时对初次来压期间的顶板实施有效控制,以减少初次来压步距,使工作面在回采期间不再受到坚硬顶板的严重威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32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