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耳机解锁的手机防盗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03821.2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86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耀;刘云峰;顾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 |
代理公司: | 33246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希良<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耳机 解锁 手机 防盗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耳机解锁的手机防盗系统和方法,利用报警状态机模块将手机状态切换为防盗状态,在耳机插入检测模块未检测到手机插入匹配的耳机时,如有试图解锁或刷机的操作,手机将会发出报警信号;在耳机插入检测模块检测到手机插入匹配的耳机后,对试图解锁或刷机的操作必须输入正确的授权密码,否则手机会发出报警信号。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耳机解锁的手机防盗系统和方法,一旦没有插入耳机,或者插入耳机但输入密码错误,即会报警提示用户手机可能正在被盗,使用户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寻找追回手机,降低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机防盗系统和方法,尤其是指一种利用耳机作为解锁钥匙的手机防盗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大力发展,手机的功能也在不断增强,其已经不完全是用来通话的移动设备了,一机多能且不断向专业化买进已成为手机的发展方向。当然,手机的功能模块越专业、品质越高,价格也就越贵,因而致使其被盗的几率也大大增加。
现有的技术方案大多是针对手机设备被盗后的紧急处理方案,比如苹果手机所具有的find my iphone(找回我的手机)的功能。但是由于目前对智能手机的盗窃极其猖狂,且手机一旦被盗后,难保不会被专业盗窃集团立即刷机,重装系统,导致难以寻回手机;或者即使用户通过各种途径再将手机找回,但无可避免的还是会有所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耳机解锁的手机防盗系统和方法,一旦没有插入耳机,或者插入耳机但输入密码错误,即会报警提示用户手机可能正在被盗,使用户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寻找追回手机,降低损失。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耳机解锁的手机防盗系统,包含:报警状态机模块,其用于对手机在防盗状态和防盗解除状态之间进行切换;耳机插入检测模块,其用于检测耳机是否插入手机上的耳机接口,且判断该插入的耳机是否与手机相匹配;解锁刷机检测模块,当报警状态机模块将手机当前状态切换在防盗状态时,该解锁刷机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是否有用户试图解锁手机或进入手机的刷机模式,并比较其输入的授权密码是否为设定值,若输入密码不正确,则发出报警命令并退出解锁或刷机模式;报警模块,其用于接收解锁刷机检测模块发出的报警命令,并发出报警信号。
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耳机解锁的手机防盗系统,还包含防盗报警设置模块,其用于设置手机报警模块报警时播放的报警铃声、铃声大小、马达震动等级的信息。
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耳机解锁的手机防盗系统,还包含耳机防盗检测模块,其用于检测耳机是否从手机上拔出,若耳机拔出时报警状态机模块处于防盗状态,则向报警模块发出报警命令并由报警模块发出报警信号。
所述报警状态机模块还用于在耳机插入检测模块检测到耳机已插入手机上耳机接口,且手机处于耳机播放音乐模式时,接收耳机按键触发信号,并将手机由防盗状态切换至防盗解除状态,或者将手机由防盗解除状态切换至防盗状态。
所述报警状态机模块还用于在耳机插入检测模块检测到耳机已插入手机上耳机接口,且手机处于耳机播放音乐模式时,接收暂停播放音乐键触发信号,并将手机当前状态切换至防盗解除状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耳机解锁的手机防盗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B、报警状态机模块将手机当前状态由默认的防盗解除状态切换至防盗状态,即启动基于耳机解锁的手机防盗系统;若未启动防盗状态,则执行手机系统默认流程;
步骤C、耳机插入检测模块检测是否有与手机相匹配的耳机插入到手机上的耳机接口,如未插入匹配的耳机,且解锁刷机检测模块检测到有试图解锁手机或刷机的操作,则发出报警命令并退出解锁或刷机模式;
步骤D、与手机相匹配的耳机插入手机后,报警状态机模块对手机在防盗状态和防盗解除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当报警状态机模块将手机状态切换至防盗状态时,继续执行步骤E,当报警状态机模块将手机状态切换至防盗解除状态时,则退出本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38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胸腹腔引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搅拌泵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