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烟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04290.9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83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万鲁鲁;黄泽平;吴剑;江松;闫玉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高设计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烟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烟机,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与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可参考2013年1月23日公告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第CN202692193U号所揭示的一种油烟机,该油烟机包括直立壳体、位于壳体内的风机、位于壳体下部的水平集烟罩及由壳体和集烟罩组成的集烟腔。其中,集烟腔内设有向内凹进的锥形滤油网,所述滤油网为由四个锥面组成的汕网,整个汕网下侧边向上内缩在集烟罩上方的集烟腔内。该油烟机通过水平集烟罩及滤油网所构成的负压吸烟区实现良好的吸烟效果,然而此种油烟机因吸烟面相较灶具位置较高,导致集烟腔离开灶具较远,部分油烟在上升的过程当中会向外侧溢出,如若长时间使用,会造成厨房烟雾缭绕,影响室内环境。
所以,有必要设计出一种油烟机,其与现有传统的欧式油烟机相比,能够提升吸烟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烟能力较强的油烟机。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烟机,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的风机、设置在所述壳体下部的集烟罩以及滤油网,所述集烟罩与所述壳体形成集烟腔,所述滤油网至少部分朝向所述集烟腔的内部凹进,所述集烟罩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上集烟罩及自所述上集烟罩的一侧部分向下延伸的下集烟罩,所述滤油网的一侧向下倾斜凸出所述上集烟罩;所述滤油网向上呈锥形凹进所述集烟腔内以形成负压区,所述油烟机还包括倾斜遮罩于所述滤油网下方的导烟板,所述导烟板的下侧与所述下集烟罩的底部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形成底部吸烟区;所述导烟板下侧朝向所述滤油网的内侧设有固定连接在所述下集烟罩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贯穿的通孔以将所述底部吸烟区与所述负压区连通;所述下集烟罩设置有自上集烟罩向下延伸的两侧板、连接两侧板且平行于所述导烟板所在平面的斜面板以及垂直连接斜面板的导引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滤油网下侧的斜面板上;所述油烟机还包括隐藏设置于所述导烟板与所述滤油网之间的油杯,所述油杯吸附在所述固定板的下方且被遮蔽于所述导烟板的内侧;所述两侧板与所述导烟板的内侧之间分别形成一间隙,该间隙形成侧部吸烟区,所述侧部吸烟区与所述负压区连通;所述导烟板的上侧位于所述上集烟罩的前侧底部,且所述导烟板的上侧与所述上集烟罩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形成顶部吸烟区,所述顶部吸烟区与所述负压区连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下集烟罩还设有位于底部且连接两侧板及斜面板的底面板,所述油杯向下不超出所述底面板所在平面。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油烟机将所述滤油网向下凸出,从而增大了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进而能够使风机的安装位置下移,在风机具有同等吸力的情况下,吸烟效果更好;另外,通过增加底部吸烟区,使得油烟机的吸烟面离灶具更近,从而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将油烟吸走,吸烟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油烟机的立体示意图,其中箭头显示了多面吸烟的效果。
图2是图1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箭头显示了多面吸烟的效果。
图3是图1中油杯吸附在固定板上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图4中油杯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油烟机,其包括中空的壳体1、位于所述壳体1内的风机2、设置在所述壳体1下部的集烟罩、连接于所述壳体1的滤油网5、遮罩于所述滤油网5下方的导烟板6、以及隐藏在所述导烟板6与所述滤油网5之间的油杯7。所述集烟罩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矩形上集烟罩3以及自所述上集烟罩3的一侧部分向下延伸的下集烟罩4。所述壳体1与所述集烟罩形成集烟腔10。
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油烟机为侧吸油烟机。为了便于以下描述,所述油烟机朝向灶台吸烟的一侧定义为前侧,与前侧相对的另一侧定义为后侧,所述上集烟罩3的延伸方向为横向。
所述上集烟罩3中间位置对应所述壳体1正下方设有上下贯穿的通烟孔31。在横向方向上,所述下集烟罩4自上集烟罩3的下部沿通烟孔31的边缘向下延伸有两侧板41、倾斜连接两侧板41的斜面板42、位于下集烟罩4的底部且连接两侧板41与斜面板42的底面板43、以及垂直连接斜面板42的导引板4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高设计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高设计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42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