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金属钼球形微粉或超微粉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05472.8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01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快社;刘晓平;胡平;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9/22 | 分类号: | B22F9/22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61216 | 代理人: | 李郑建,王芳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金属 球形 超微粉 方法 | ||
1.一种制备金属钼球形微粉或超微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对制备装置进行气体置换,使其内原有气体完全排出;
2)经工作气体入口(12)和辅助气体入口(14)向加热筒体(15)内送入工作气体(10)和辅助气体(9);工作气体(10)和辅助气体(9)均采用氢气;
3)开启电气系统使加热筒体(15)上的感应线圈通电,在加热筒体(15)内部形成梯度温度场(8);
4)向一级粉体收集罐(7)通入循环水,同时向螺旋送粉器(3)加入氧化钼粉体,开启第一电机(5)驱动螺旋送粉器(3)运行;从气管(2)通入粉体携带气体(30),粉体携带气体(30)采用氢气;粉体携带气体(30)携带由螺旋送粉器(3)输出的氧化钼粉体,依次经粉体均匀化装置(1)和送粉气体管(11),输送到加热筒体(15)内,氧化钼粉体在加热筒体(15)反应,得到球形钼微粉或超微粉由一级粉体收集罐(7)和二级粉体收集罐(19)依次收集;
5)制备任务量完成时,先关闭第一电机(5)以停止输送氧化钼粉末,然后关闭与加热筒体(15)的感应线圈相连接的电气系统,最后切断粉体携带气体、辅助气体及工作气体的供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金属钼球形微粉或超微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操作:利用抽气泵(20)将制备装置内抽真空使其内形成负压,然后从气管(2)、辅助气体入口(14)和工作气体入口(12)同时通入氢气实现气体置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金属钼球形微粉或超微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工作气体(10)的流量为6~9m3/h;所述辅助气体(9)的流量为2~3m3/h。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金属钼球形微粉或超微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感应线圈上加载的高压电为6kV~9kV,电气系统输入功率为20~100kW。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金属钼球形微粉或超微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氧化钼粉体的粒径为50~200μm,氧化钼粉末加入速度为1.0~3kg/h。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金属钼球形微粉或超微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粉体携带气体(30)流量为0.3~1.5m3/h。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金属钼球形微粉或超微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得到的球形钼微粉或超微粉的粒度范围为0.1~100μ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金属钼球形微粉或超微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装置包括粉体均匀化装置(1)、气管(2)、螺旋送粉器(3)、料仓(4)、第一电机(5)、一级粉体收集罐(7)、送粉气体管(11)、绝缘端盖(13)、加热筒体(15)、加热筒体支架(16)、二级粉体收集罐(19)、抽气泵(20)和第二电机(22),其中:
所述第一电机(5)连接螺旋送粉器(3)为其提供驱动力;料仓(4)连接螺旋送粉器(3)的进料端,螺旋送粉器(3)通过送粉气体管(11)连接加热筒体(15);在所述螺旋送粉器(3)与送粉气体管(11)之间安装粉体均匀化装置(1),该粉体均匀化装置(1)带有两个气管(2);粉体均匀化装置(1)采用一管径比螺旋送粉器(3)的送粉管管径大的圆筒;
所述加热筒体(15)的外壁上均匀缠绕有与电气系统相连接的感应线圈;加热筒体(15)的上端可拆卸地安装有绝缘端盖(13);所述送粉气体管(11)进入绝缘端盖(13)并延伸到加热筒体(15)的中部即进入梯度温度场(8)的上方;加热筒体(15)外部套装加热筒体支架(16),并通过加热筒体支架(16)安装在一级罐粉体收集(7)上方;加热筒体(15)下端与一级粉体收集罐(7)连通;
一级粉体收集罐(7)的出口通过连接管(18)与二级粉体收集罐(19)的入口相连,且连接管(18)沿粉末运动方向向上倾斜一定角度;二级粉体收集罐(19)的出口处设置有废气排放口(21),且该出口连接带有第二电机(22的抽气泵(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547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摆动机的主轴结构
- 下一篇:一种导磁配重环、磁控轮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