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竹杉木交错层积复合结构材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05755.2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4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姚连书;陈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新锦竹木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D1/08 | 分类号: | B27D1/08;B27M1/06;B27M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王海权 |
地址: | 564707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杉木 交错 层积 复合 结构 制造 方法 | ||
1.竹杉木交错层积复合结构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竹材进行加工,形成竹坯板;
步骤2:对杉木进行加工,形成木坯板;
步骤3:进行复合加工,形成竹杉木交错层积复合结构材;
所述步骤1包括以下加工流程:将成竹锯段,去除竹节,剖分加工成竹条,然后通过粗铣去除竹青,自然干燥后送进碳化炉内进行碳化处理,去除竹条的糖分和水分,然后再送入干燥炉内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处理完成后的竹条对其双面浸涂酚醛粘接胶,互相粘合成厚度8-15毫米之间的平板毛坯,再进入侧向热压机加压定型,制成竹坯板;
所述步骤2包括以下加工流程:将杉木锯段,去除表皮,剖分加工成为衫木条,然后通过粗铣进行表面平整加工,自然干燥后送进碳化炉内进行碳化处理,去除杉木条的糖分和水分,然后再送入干燥炉内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处理完成后的杉木条对其浸涂粘接胶,互相粘合成厚度8-15毫米之间的平板毛坯,再进入侧向热压机加压定型,制成木坯板;
所述步骤3包括以下加工流程:将等厚度的竹坯板和木坯板在结合面上浸涂粘接胶,按90度方向正交叠加方式进行组坯,再进入侧向热压机加压定型,得到复合结构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杉木交错层积复合结构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还包括对复合结构材进行表面加工处理,具体是经过砂磨机打磨抛光,然后根据需要进行截边,得到最终的成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杉木交错层积复合结构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碳化处理采用二次碳化处理,将竹条放入碳化炉中,进行一次碳化,温度控制在120℃~140℃,时间在2~3小时;待一次碳化后的竹条完全冷却后,进行二次碳化,二次碳化先将竹条在110℃~125℃的高温下进行碳化,时间为2~2.5小时,然后升温至130~135℃,时间为1~1.5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杉木交错层积复合结构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对杉木条的碳化处理采用二次碳化处理,即先将杉木条放入碳化炉中,进行一次碳化,温度控制在120℃~140℃,时间在2~3小时;待一次碳化后的杉木条完全冷却后,再进行二次碳化,二次碳化先将杉木条在110℃~125℃的高温下进行碳化,时间为2~2.5小时,然后升温至130~135℃,时间为1~1.5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杉木交错层积复合结构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胶为酚醛树脂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杉木交错层积复合结构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复合结构材的幅面和厚度根据要求组合定制,即竹坯板与木坯板在纵向叠加方向上的数量不作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新锦竹木制品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新锦竹木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575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花香柳藤软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定长切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