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化复合式生物膜-活性污泥反应系统及其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06210.3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1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李相昆;孙豆豆;程庆锋;董林沛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侯静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复合 生物膜 活性污泥 反应 系统 及其 应用 方法 | ||
1.一体化复合式生物膜-活性污泥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一体化复合式生物膜-活性污泥反应系统包括进水池(1)、复合式反应器(2)和二沉池(3),进水池(1)的出水口通过进水管(4)与位于复合式反应器底部的厌氧区(c)相通,在进水管(4)中安装有进水泵(4-1),位于复合式反应器(2)上部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5)与二沉池(3)的入水口相连,二沉池(3)上部的净水出口与净水管(6)相通,二沉池(3)底部的污泥口通过污泥回流管(7)与进水管(4)相通,在污泥回流管(7)中安装有污泥回流泵(7-1),其中复合式反应器(2)为圆柱形,在复合式反应器(2)内设置有圆筒状不锈钢金属板(2-1),在圆筒状不锈钢金属板(2-1)的上沿连接有圆筒状的不锈钢格网(2-2),圆筒状不锈钢金属板(2-1)围出好氧区(a),圆筒状不锈钢金属板(2-1)的外壁与复合式反应器(2)的内壁围成缺氧区(b);
在复合式反应器(2)的底部为厌氧区(c),厌氧区(c)与好氧区(a)通过不锈钢金属网(2-3)隔开,而厌氧区(c)与缺氧区(b)之间则设置有带有过水狭缝的不锈钢金属板(2-4),在好氧区(a)的底部设置有曝气头(8),曝气头(8)通过进气管(9)与鼓风机(10)相连,同时在好氧区(a)和缺氧区(b)中填充有填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复合式生物膜-活性污泥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缺氧区(b)中设置有搅拌器(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复合式生物膜-活性污泥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好氧区(a)和缺氧区(b)中填充的填料为聚苯乙烯,填料在好氧区(a)和缺氧区(b)中的填充比均为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复合式生物膜-活性污泥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厌氧区(c),好氧区(a)与缺氧区(b)的体积比为1:3:3。
5.应用一体化复合式生物膜-活性污泥反应系统对城市污水强化脱氮除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按以下步骤实现:
一、污水由进水池(1)流进进水管(4),进水管(4)中的污水与污泥回流管(7)中的回流污泥一同从复合式反应器(2)的底部流入厌氧区(c),在厌氧区(c)进行水解酸化和厌氧释磷,厌氧区(c)中的一部分污水经过带有过水狭缝的不锈钢金属板(2-4)进入缺氧区(b),厌氧区(c)中的另一部分污水经过不锈钢金属网(2-3)进入好氧区(a)中进行硝化和有机物去除,通过设置在好氧区(a)底部的曝气头(8)向好氧区(a)内充入空气,好氧区(a)的出水随后经不锈钢格网(2-2)进入缺氧区(b)进行反硝化脱氮,最后复合式反应器(2)的出水通过出水管(5)流出;
二、复合式反应器(2)的出水通过出水管(5)进入二沉池(3)中进行沉淀分离,得到上清液和回流污泥,其中回流污泥通过污泥回流管(7)回流至复合式反应器(2)内,上清液作为净化水流入净水管(6),完成城市污水的强化脱氮除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一体化复合式生物膜-活性污泥反应系统对城市污水强化脱氮除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厌氧区(c)内污水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5~2h。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一体化复合式生物膜-活性污泥反应系统对城市污水强化脱氮除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缺氧区(b)内污水的水力停留时间为4~6h。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一体化复合式生物膜-活性污泥反应系统对城市污水强化脱氮除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好氧区(a)内污水的水力停留时间为4~6h。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一体化复合式生物膜-活性污泥反应系统对城市污水强化脱氮除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设置在好氧区(a)底部的曝气头(8)向好氧区(a)充入空气,控制好氧区(a)内污水的溶解氧浓度为4~5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621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托车的车辆高度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控制并联多管路太阳能集热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