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合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06355.3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47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吕佩师;张刚金;田云;龚孟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11/10 | 分类号: | F16D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张聚增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合 驱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洗衣机的一种离合驱动装置,所述离合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轮和拨叉杆,驱动轮包括一具有高度差的支撑面;拨叉杆的一端支撑在驱动轮的支撑面上,拨叉杆的另一端与离合轴套限位接触;驱动轮随驱动电机轴旋转过程中,控制拨叉杆移动,带动离合轴套上下移动;驱动轮安装在驱动电机轴上,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减速离合器的安装板上。本发明将驱动减速离合器离合轴套的拨叉由凸轮驱动,使得减速离合器的整体高度降低,减少了所占用的洗衣机内部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洗衣机领域的减速离合器,尤其涉及一种离合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洗衣机的减速离合器与单相异步电机并排安装,通过皮带轮与皮带传动。该类减速离合器的效率低,噪声大,实用性较差,且传动部分故障率较高,因而有关技术人员提出了电机与离合器同轴的技术方案。
如申请号为CN201120257375.8的中国专利,一种洗衣机仿生手搓变频减速离合器,其包括相配装的下壳体和输入轴,下壳体安装有直流无刷电机定子,输入轴的端部连接有直流无刷电机外转子,直流无刷电机定子位于直流无刷电机外转子的内腔中,输入轴配装有由轴套、离合轴、离合滑块和复位弹簧组成的滑动离合机构;轴套套装在输入轴上,离合轴位于轴套上方转动套装在输入轴上,轴套和离合轴均制有外周花键,离合滑块制有的内周导向花键与轴套和离合轴的外周花键滑动相配接,复位弹簧压配在离合滑块的圆环凸台上,并且离合滑块连接有离合控制机构。
现有的离合轴套是由拨叉与离合簧相配合地控制其上下移动,而拨叉是通过旋转销直接安装在减速离合器的下壳体,以实现对离合轴套的控制。现有技术中多是使用驱动电机通过绳索对拨叉的一端进行牵引,另一端控制离合轴套或者离合滑块上下移动,但是上述控制离合轴套上下移动的方法精准率低,故障率高,且占用空间较大。
同时,现有减速离合器的离合驱动装置普遍较高,使得减速离合器的离合驱动装置需要较长的行程距离,使得减速离合器轴向距离较大,占用洗衣机内部大量空间,导致洗衣机的洗涤容量减小。
鉴于此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离合驱动装置,以缩小减速离合器所占用的空间。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离合驱动装置,所述离合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轮和拨叉杆,驱动轮包括一具有高度差的支撑面;拨叉杆的一端支撑在驱动轮的支撑面上,拨叉杆的另一端与离合轴套限位接触;驱动轮随驱动电机轴旋转过程中,控制拨叉杆移动,带动离合轴套上下移动;驱动轮安装在驱动电机轴上,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减速离合器的安装板上。
进一步,所述的安装板为供洗衣机减速离合器安装在洗衣机外桶底部的板材,所述的安装板与洗衣机外桶底部经螺栓相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驱动电机安装在安装罩中,所述的安装罩固定在减速离合器安装板上。
进一步,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竖直穿过安装罩的顶面或底面设置,电机轴的输出端设于安装罩外部,电机轴的输出端安装有随电机轴共同旋转的驱动轮。
进一步,所述驱动轮包括一与电机轴同轴设置的、水平面旋转的圆柱本体,圆柱本体至少部分圆周面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一弧形的凸出部,凸出部轴向的一个表面构成支撑面;优选的,所述拨叉杆尾部端面为一弧形槽,该弧形槽与驱动轮的圆柱本体配合,所述拨叉杆尾部的一个侧面与驱动轮的支撑面接触,该接触面在轴向上有与支撑面相反的高度差。
进一步,所述驱动轮包括一与电机轴同轴设置的圆柱本体,圆柱本体圆周面上沿径向向内凹陷形成一圈轴向高度渐变的凹槽,凹槽的一个侧壁构成支撑面;优选的,所述拨叉杆尾部伸入驱动轮的支撑滑道内;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拨叉杆的尾部至少包括与最低支撑面接触的第一面和与最高支撑面接触的第二面,且所述最低支撑面和第一面接触时为面接触,所述最高支撑面和第二面接触时为面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63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