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激活型过硫酸盐氧化药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06555.9 | 申请日: | 2014-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1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胡清;张鹤清;林斯杰;唐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节能大地环境修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72 | 分类号: | C02F1/72;B09C1/08;A62D3/3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地址: | 10004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活 硫酸盐 氧化 药剂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染水体及污染场地修复的氧化药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激活型过硫酸盐氧化药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据工业年鉴统计,我国城市区域内的工业退役场地数量由2006年的6611个迅速增加到2008年的22488个,近年来仍然在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原有土地功能转变,大量工业用地改为住宅或商业用地,然而这些工业企业遗留的污染场地存在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土地再开发的障碍。其中,以氯代烃、苯和苯的同系物(BTEX)、多环芳烃(PAHs)、石油烃(TPHs)、甲基叔丁基醚(MTBE)以及多氯联苯(PCBs)等为代表的有机污染成为当下净化和修复此类场地的关注重点。此外,在地表水及工业废水处理中,这些污染物也广泛存在,此类有机物具有难于生物降解,长期接触对人体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三致作用。目前,国内和国际上较常用的是采用化学氧化的方法,将污染物氧化分解。其中,过硫酸盐的标准氧化还原电位为2.1 V,接近于臭氧(O3),大于高锰酸盐(MnO4-)和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常见的广谱高效氧化剂。
然而,过硫酸盐比较稳定,在常温下反应速率低,对有机物的降解效果不明显。只有在热、光(紫外线/可见光)、过渡金属离子(Mn4+,Fe2+ ,Ag+、 Ce2+、Co2+)、OH-、H2O2等条件的激发下,过硫酸盐才能活化分解为更高氧化还原电位(2.6 V)的过硫酸根自由基(SO4·),从而快速降解大多数有机物,甚至将其彻底矿化。因此,采用过硫酸盐降解污染物时必须采取合适的激活方法。
在污染场地修复工程实践中,通常需要向饱和层土壤和地下水中先行加入激活剂后再加入过硫酸盐,以实现对污染物的去除。分批加入激活剂和氧化剂,一是操作较为复杂,操作时间过长,二是容易导致氧化剂和激活剂在先后投加时无法形成有效的混合,难以实现过硫酸盐的最佳激活条件,对于修复时间和修复效果都有较大影响。
过氧化钙能够与土壤中的水分缓慢反应,生成碱性的氢氧化钙,可以激活过硫酸盐。如果将过氧化钙和过硫酸盐固体药剂简单混合则存在混合不均、不易成型以及分散性差等缺点。为此,如果能够将过硫酸盐与过氧化钙按一定配比混合并造粒成型后施用于污染水体和污染场地修复,即可达到药剂的自身激活,无需额外添加激活剂,从而克服了药剂混合不均匀的现实问题,极大地简化了施工操作,提高了处理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激活型过硫酸盐氧化药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激活型过硫酸盐氧化药剂,由过硫酸盐、激活剂、粘合剂、分散剂组成,所述过硫酸盐和激活剂的摩尔比为0.5:1~5:1,以过硫酸盐和激活剂的混合物的质量为基准,所述粘合剂的加入量为基准的10%~15%,所述分散剂的加入量为基准的1%~5%。
进一步地,所述过硫酸盐为过硫酸钠、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钙中一种或多种按照任意配比混合后得到的混合物。
作为优选,所述过硫酸盐为过硫酸钠。
进一步地,所述激活剂为过氧化钙。
进一步地,所述粘合剂为预糊化淀粉、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按照任意配比混合后得到的混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分散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六烷基磺酸钠、α-烯基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按照任意配比混合后得到的混合物。
所述自激活型过硫酸盐氧化药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具体为:将过硫酸盐与激活剂混合均匀,然后加入粘合剂和分散剂,再加入去离子水将上述成分混合均匀后,制成直径为3~30 mm的颗粒,在温度为0~30℃,真空度为0.1 kPa以上的条件下干燥12小时,得到自激活型过硫酸盐氧化药剂;所述过硫酸盐和激活剂的摩尔比为0.5:1~5:1,以过硫酸盐和激活剂的混合物的质量为基准,所述粘合剂的加入量为基准的10%~15%,所述分散剂的加入量为基准的1%~5%,所述去离子水加入量为基准的5%~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节能大地环境修复有限公司,未经中节能大地环境修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65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