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面酯化物修饰的钛酸锂材料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06738.0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2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徐宁;伏萍萍;宋英杰;吴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巴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485 | 分类号: | H01M4/485;C01G2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晓红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酯化 修饰 钛酸锂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二次电池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表面酯化修饰的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钛酸锂材料(Li4Ti5O12)作为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优异的快速充电性能(5分钟充电容量≥80%满电容量)和快速放电性能(最大可进行50CA倍率放电);钛酸锂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不产生金属锂,同时由于钛酸锂负极具有优异的快速充放电性能,因而可以与新型高粘度的不燃性电液配合使用,电池组可承受240℃的高温冲击,具有极高的安全性能;钛酸锂材料具有稳定的尖晶石结构,在充放电过程体积变化较小(<0.2%),因此具有良好的循环寿命,大倍率充放电10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仍可达到90%以上。
因此钛酸锂负极与传统Li-C负极相比,在高功率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应用上具有极大的优势。但制约钛酸锂材料应用的最大缺点是其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作为催化剂持续的催化电解液的分解产气,导致电池鼓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钛酸锂材料表面进行了含有酯基官能团的有机物接枝包覆的表面酯化物修饰的钛酸锂材料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表面酯化物修饰的钛酸锂材料制备方法,对钛酸锂材料颗粒表面进行酯化物接枝包覆。
所述材料表面接枝的酯化物成分是含有有机酯官能团的有机物。
具体地说,所述的表面酯化物修饰的钛酸锂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钛酸锂粉末材料,放入无水乙醇溶液中,在超声波下分散形成悬浊液,0.1~2h后离心分离,除去上清液,将沉淀在70℃~100℃下真空干燥;
(2)将干燥后的粉末,加入丙酮溶液中,缓慢加入催化剂量的浓硫酸,加入有机酸,有机酸:钛酸锂粉末的质量比为1%~10%,加热到60℃~70℃,不断搅拌0.5h~4h,离心分离,去除上清液,使用乙醇清洗3~5次,将沉淀在70℃~120℃下真空干燥,得到表面酯化修饰的钛酸锂材料。
所述步骤(1)中,钛酸锂粉末材料为纯相钛酸锂或掺杂钛酸锂材料,材料粒度0.1μm~50μm。
所述步骤(1)中,所述超声波分散剂频率设置为20KHz,分散时间为0.5h。
所述步骤(2)中所述有机酸是含有羧基、磺酸基、亚磺酸基、和硫羧酸基的有机酸中的一种。
所述有机酸优选冰醋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钛酸锂材料表面进行酯化物接枝包覆技术,通过表面接枝修饰形成分子级包覆膜层,通过降低钛酸锂表面的路易斯酸性,并隔绝了活性材料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抑制了钛酸锂材料表面催化电解液分解产生气体的反应,很好的解决了钛酸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池产气鼓胀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设计的在钛酸锂表面进行酯化接枝反应的示意图;
图2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表面酯化修饰的钛酸锂材料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3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表面酯化修饰的钛酸锂材料做为负极装配成053048型方形电池的常温充放电循环曲线。
图4为钛酸锂电池循环后的厚度膨胀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表面酯化物修饰的钛酸锂材料制备方法,对钛酸锂材料颗粒表面进行酯化物接枝包覆。
所述材料表面接枝的酯化物成分是含有有机酯官能团的有机物。
具体地说,所述的表面酯化物修饰的钛酸锂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钛酸锂粉末材料,放入无水乙醇溶液中,在超声波下分散形成悬浊液,0.1~2h后离心分离,除去上清液,将沉淀在70℃~100℃下真空干燥;
(2)将干燥后的粉末,加入丙酮溶液中,缓慢加入催化剂量的浓硫酸,加入有机酸,有机酸:钛酸锂粉末的质量比为1%~10%,加热到60℃~70℃,不断搅拌0.5h~4h,离心分离,去除上清液,使用乙醇清洗3~5次,将沉淀在70℃~120℃下真空干燥,得到表面酯化修饰的钛酸锂材料。
所述步骤(1)中,钛酸锂粉末材料为纯相钛酸锂或掺杂钛酸锂材料,材料粒度0.1μm~50μm。
所述步骤(1)中,所述超声波分散剂频率设置为20KHz,分散时间为0.5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巴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巴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67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