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工艺接口热管的固态工质充装设备及充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06757.3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5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曲伟;艾邦成;俞继军;薛志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范晓毅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工 接口 热管 固态 工质 装设 方法 | ||
1.一种双工艺接口热管的固态工质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质罐(4)、上盖(8)、惰性气源(31)和真空分子泵机组,其中上盖(8)位于工质罐(4)上方,上盖(8)上的工艺口分别与惰性气源(31)和真空分子泵机组连通,待充装热管(1)包括两个工艺口,分别为主工艺口与副工艺口,通过主工艺口将待充装热管(1)与工质罐(4)的底部连通,使得主工艺口既是抽真空接口和惰性气体通路接口,又是工质的充入口,通过副工艺口将待充装热管(1)与惰性气源(31)和真空分子泵机组连通,使得副工艺口既是抽真空接口,又是惰性气体通路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艺接口热管的固态工质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套箱(7)和加热器,其中工质罐(4)的顶端从手套箱(7)底面的通孔中深入手套箱(7)内,并与手套箱(7)紧密配合,罐体和罐体底端位于手套箱(7)外部,加热器对工质罐(4)的罐体和罐体底端、待充装热管(1)、工质罐(4)与待充装热管(1)之间的连接管路进行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工艺接口热管的固态工质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充装热管(1)的主工艺口与副工艺口位于待充装热管(1)的同一端,或者主工艺口与副工艺口分别位于待充装热管(1)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工艺接口热管的固态工质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当主工艺口与副工艺口均位于待充装热管(1)的同一端时,与主工艺口连接的主工艺接口管垂直伸入待充装热管(1)一端壳体的长度为0-10mm,与副工艺口连接的副工艺接口管垂直伸入待充装热管(1)内并距离待充装热管(1)另一端壳体的长度为1-1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工艺接口热管的固态工质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当主工艺口与副工艺口分别位于待充装热管(1)的两端时,与主工艺口连接的主工艺接口管垂直伸入待充装热管(1)一端壳体的长度为0-10mm,与副工艺口连接的副工艺接口管垂直伸入待充装热管(1)另一端壳体的长度为0-10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工艺接口热管的固态工质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当待充装热管(1)为板状结构时,主工艺接口管的中心线与副工艺接口管的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与待充装热管(1)连接处的板状结构边长的1/2~9/1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工艺接口热管的固态工质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器,冷却器在加热器加热时对工质罐(4)的法兰垫圈(9)进行冷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工艺接口热管的固态工质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为两个冷却半环(5)形成的冷却环,套装在工质罐(4)外壁面,每个冷却半环(5)分别通过冷却水进口(52)和冷却水出口(53)通入冷却水,在冷却半环(5)内形成冷却水半环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工艺接口热管的固态工质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箱(7)底部开有两个冷却半环(5)的支撑接口(39),支撑接口(39)上耦合两个冷却半环(5),两个冷却半环(5)上再耦合工艺罐法兰(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双工艺接口热管的固态工质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罐(4)与手套箱(7)底面之间、工艺罐法兰(6)与两个冷却半环(5)之间、两个冷却半环(5)与支撑接口(39)之间均采用易拆装的卡口搭接方式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工艺接口热管的固态工质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筛筒(13)和称量天平(17),所述称量天平(17)置于手套箱(7)的外部,即置于手套箱(7)顶盖的上部,通过天平吊钩(16)穿过手套箱(7)上盖的小孔与置于手套箱(7)内部的筛筒(13)连接,用于工质的称量,其中筛筒(13)的侧壁面及底面开设若干通孔(49)。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双工艺接口热管的固态工质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筒(13)下端还设有翻底(47),翻底(47)与置于筛筒(13)内侧壁的触动机关相接,触发翻底(47)打开或关闭;所述触动机关包括翻底驱动杆(48)和翻底驱动杆控制副(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675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