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06886.2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1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G02F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任媛;蒋雅洁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息处理 方法 穿戴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的智能终端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电子产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人们也享受到了科技发展带来的各种便利。现在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电子设备,例如:穿戴式电子设备,享受随着科技发展带来的舒适生活。在现有技术中,穿戴式电子设备,如穿戴式眼镜(也称智能眼镜),可以具有拍摄照片和视频等功能。
目前,智能眼镜的镜片的透光率是固定不变,但是,光线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如果智能眼镜的镜片的透光率高,当光线强烈时,就会有很多光线透过镜片进入佩戴者眼睛,给佩戴者的眼睛带来不适;如果智能眼镜的镜片的透光率低,当光线很暗时,透过镜片进入佩戴者眼睛的光线就更少,不利于佩戴者视物。而且,不同佩戴者的眼睛对光线的敏感度不同,固定透光率的智能眼镜无法使佩带者的眼睛获得适宜的光线。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穿戴式电子设备,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包括:固定部件,用于当使用者佩戴所述电子设备时,维持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与使用者头部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固定部件与透光模组和图像采集单元连接,所述透光模组设置有第一材料;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图像采集单元所采集的所述使用者的人体眼部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人体眼部特征信息和预设的第一规则,确定第一控制策略;
根据所述第一控制策略改变所述第一材料的光学特性,以调整所述透光模组的光学参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包括:
图像采集单元,与固定部件连接,用于采集使用者的人体眼部特征信息;所述固定部件,用于当使用者佩戴所述电子设备时,维持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与使用者头部的相对位置关系;
应用处理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图像采集单元所采集的所述使用者的人体眼部特征信息;根据所述人体眼部特征信息和预设的第一规则,确定第一控制策略;根据所述第一控制策略改变所述第一材料的光学特性,以调整透光模组的光学参数;其中,所述透光模组与所述固定部件连接,所述透光模组设置有第一材料。
本发明所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根据使用者的人体眼部特征信息确定第一控制策略,通过第一控制策略改变第一材料的光学特征,进而调整透光模组的光学参数。从而根据使用者的情况,确定使用者的眼睛对光线的敏感度,使佩带者的眼睛获得适宜的光线,提升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一;
图2为人眼瞳孔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四;
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驱动电压控制第一部件中的液晶分子排列方向示意图一;
图5b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驱动电压控制第一部件中的液晶分子排列方向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五;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穿戴式电子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穿戴式电子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使用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方法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穿戴式电子设备,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包括:固定部件,用于当使用者佩戴所述电子设备时,维持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与使用者头部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固定部件与透光模组和图像采集单元连接,所述透光模组设置有第一材料;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所述图像采集单元所采集的所述使用者的人体眼部特征信息;
步骤102:根据所述人体眼部特征信息和预设的第一规则,确定第一控制策略;
步骤103:根据所述第一控制策略改变所述第一材料的光学特性,以调整所述透光模组的光学参数。
这里,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眼镜。所述固定部件可以为眼镜框。
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可以为摄像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68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