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刀轴轴距调整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07221.3 | 申请日: | 2014-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7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侯伟;杨凯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利国电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33/00 | 分类号: | B23D3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4026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距 调整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纵剪机的调整结构,具体涉及刀轴轴距的调整机构。
背景技术
纵剪机是纵剪线的主机,在剪切状态时,活动导向装置位于纵剪机的进料位置,在装卸和调整刀具时,可以将活动导向装置推到纵剪机的一侧。活动导向装置可以将硅钢片准确、平整地送到纵剪刀轴处,也就是说活动导向装置可以将进入纵剪机前的硅钢带在上下左右方向导入,以便带料能够顺利进行剪切,活动导向装置是保证剪切质量必不可少的辅助设备。
纵剪线在剪切质量方面重点要保证剪切毛刺小,要达到此要求必须使两把圆盘剪刀之间的间隙尽可能小。为此,上下刀的端面跳动要小。因此上下刀轴的刚度和位置精度是设计刀轴的主要着眼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刀轴轴距调整机构,通过调整机构调整刀轴的位置,并且在刚度和精度方面达到加工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刀轴轴距调整机构,包括固定刀轴的刀轴座,所述刀轴座通过轴承安装在偏心套中,所述偏心套的一侧接触限位轴承座,另一侧与调整机构连接;所述调整机构包括调整座,所述调整座内通过轴承设置了一个调整轴,所述调整轴的一端伸出调整座,伸出端上键连接有齿轮和蜗轮,所述蜗轮位于伸出端的外侧,一蜗杆与蜗轮配合;所述偏心套上固定有一个与齿轮啮合的调节齿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操作蜗杆转动,通过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调整轴随之带动齿轮转动,再通过齿轮带动啮合的调节齿轮转动,调整偏心套的回转角度,由于偏心套的套管厚度不均,转动的时候会带动刀轴转动并且移动刀轴的位置,达到调整刀轴的轴距的目的。上述调整机构采用机械的条件方式,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控制调整的距离,有较高的条件精度。另外,上述结构的传动部件均为刚性连接件,与刀轴的连接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够达到加工中对刚度和精度的要求。
进一步,所述齿轮、蜗轮和蜗杆与刀轴分设于调整座的两侧。通过设置在不同的两侧,能够方便对齿轮、蜗轮和蜗杆的位置布置,否则需要设计精确的尺寸,避免与刀轴发生干涉,而且也不便于对蜗杆转动的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刀轴轴距调整机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刀轴轴距调整机构,刀轴6固定在刀轴座之中,刀轴座通过轴承安装在偏心套5中。偏心套5包括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偏心套5上固定的调节齿轮,另一部分是形成偏心套的套壁,套壁的厚度不均匀,形成偏心的套管。偏心套5的一侧与限位轴承座10接触,通过限位轴承座10对偏心套5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在偏心套5的另一侧布置有一个调整机构,该调整机构包括了一个调整座,调整座内通过轴承设置了一个调整轴4,通过限位结构限制调整轴4只能在调整座内转动而不能轴向滑动。调整轴4与刀轴6相对的一端伸出调整座,伸出端上键连接有齿轮3和蜗轮2,蜗轮2位于伸出端的外侧。一蜗杆1通过固定的结构与蜗轮2配合。齿轮3与调节齿轮啮合。
转动手轮,通过手轮轴带动蜗杆1转动,蜗杆1带动蜗轮2转动,调整轴4随之带动齿轮3转动,再通过齿轮3带动啮合的调节齿轮转动,调整偏心套5的回转角度,达到调整刀轴6的轴距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利国电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利国电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72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