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体积压裂改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07279.8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54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涛;蒋廷学;贾长贵;卞晓冰;李奎为;卫然;李双明;苏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3/267 | 分类号: | E21B43/267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刘华联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积 改造 方法 | ||
1.一种体积压裂改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初始起裂步骤,注入低粘压裂液体,使得近井地层的微裂缝被滤失的低粘压裂液体饱和,再注入包含小粒径支撑剂的混砂压裂液,用于封堵微裂缝和打磨降低弯曲摩阻,以减少近井筒效应;
压裂扩缝步骤,交替地注入高粘压裂液体和低粘压裂液体,使产生的主裂缝从近井地层向中远井地层不断扩展和延伸,与远场天然裂缝及弱面层理缝连通并达到预期的长度,其间还注入包含中等粒径支撑剂的混砂压裂液以支撑主裂缝;
缝口支撑步骤,注入包含大粒径支撑剂的混砂压裂液以完成缝口支撑;
所述压裂扩缝步骤进一步包括以下小步骤:
当主裂缝的延伸距离达到第一指定长度时,停泵10-15min后,再以较高的排量注入高粘压裂液体;
当主裂缝的延伸距离达到第二指定长度时,停止注入高粘压裂液体,改用较低的排量注入低粘压裂液体,其间当施工压力下降平稳后,再以较高的排量注入包含小粒径支撑剂的混砂压裂液,然后注入隔离液;
当主裂缝的延伸距离达到第三指定长度时,改用较高的排量注入高粘压裂液体,其间当施工压力下降平稳后,再以较高的排量反复交替地注入包含中等粒径支撑剂的混砂压裂液和净液体,使该混砂压裂液的砂比阶梯式地上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积压裂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起裂步骤之前还包括预处理步骤,所述缝口支撑步骤之后还包括焖井返排步骤:
预处理步骤,注入酸液以清理井筒并降低孔眼摩阻和近井地层的破裂压力;
焖井返排步骤,焖井一段时间,待裂缝网络得以有效填充和支撑后进行控制返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积压裂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粘压裂液体与低粘压裂液体的粘度相差若干倍,以产生粘性指进效应。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体积压裂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起裂步骤进一步包括以下小步骤:
以较低的排量注入低粘压裂液体;
以较高的排量反复交替地注入包含小粒径支撑剂的混砂压裂液和净液体,使该混砂压裂液的砂比阶梯式地上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体积压裂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口返排步骤进一步包括以下小步骤:
当主裂缝的延伸距离接近主裂缝期望长度时,改用更高的排量注入低粘压裂液体,然后注入包含大粒径支撑剂的混合压裂液以完成缝口支撑;
待达到期望的加砂浓度后,注入顶替液以顶替包含大粒径支撑剂的混合压裂液。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体积压裂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粘压裂液体为滑溜水;所述高粘压裂液体为冻胶;所述混砂压裂液是相应施工步骤中由滑溜水或冻胶与相应粒径的支撑剂混合而成;所述净液体和顶替液为滑溜水或冻胶;所述隔离液为滑溜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体积压裂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地:
所述初始起裂步骤中,以较高的排量反复交替地注入包含小粒径支撑剂的混砂压裂液和净液体,使该混砂压裂液的砂比由2%以1%的增幅阶梯式地上升到4%~5%;
所述压裂扩缝步骤中,以较高的排量反复交替地注入包含中等粒径支撑剂的混砂压裂液和净液体,使该混砂压裂液的砂比由8%~10%以2%的增幅阶梯式地上升到18%~20%。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体积压裂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较低的排量为6~8m3/min,所述较高的排量为10~12m3/min,所述更高的排量为12~14m3/min。
9.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体积压裂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粒径支撑剂的粒径为100目,所述中等粒径支撑剂的粒径为40~70目,所述大粒径支撑剂的粒径为30~5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727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