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扭矩输出工具以及传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08026.2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71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蕊;王亮;章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F5/00 | 分类号: | B25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扭矩 输出 工具 以及 传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扭矩输出工具,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切换工作模式的扭矩输出工具以及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人们在使用现有的电动工具的过程中,一方面希望电动工具能够连续工作,以将电动工具作为电钻使用,另一方面又希望电动工具能够间断的冲击工作,以将电动工具作为锤钻使用。而在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经常需要不停的更换使用电钻或者锤钻,这样,则需要频繁的更换电动工具,不仅造成工作效率降低,而且还严重影响电动工具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钻削模式和锤削模式之间自由切换的传动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传动机构,包括:内壳体、能以第一轴线为轴枢转的输出轴,传动机构还包括:一个前挡件、一个前冲击块、一个后挡件、一个后冲击块、一个偏压元件;输出轴与内壳体在轴向上构成滑动连接;前挡件、前冲击块、后挡件、后冲击块均套装在输出轴上;前挡件与输出轴在轴向上构成固定连接、在周向上构成转动连接,前挡件与内壳体在周向上位置固定;前冲击块与输出轴在轴向和周向上均构成固定连接,前冲击块形成有前冲击齿;后冲击块与内壳体在轴向和周向上均位置固定,后冲击块包括:本体部和形成于本体部前侧的冲击凸出部,冲击凸出部形成后冲击齿;后挡件包括:后挡环和沿径向伸出后挡环的止挡腿部,后挡环套装在冲击凸出部的外围,后挡件与后冲击块构成转动连接并在轴向上受到冲击凸出部与本体部形成台阶结构的限位。
进一步地,前挡件包括:一个前挡环、沿径向凸出于前挡环的连接部、沿轴向向后凸出于连接部并能在对准止挡腿部的止挡凸出部;连接部至少设置于前挡环两个不同的周向位置处。
进一步地,传动机构还包括:一个衬套,衬套包括:衬套本体和在周向上凸出于衬套本体的定位部;衬套本体形成有能卡住连接部的衬套卡口。
进一步地,后冲击块还包括:沿径向伸出本体部的伸出部;内壳体至少具有套装在衬套外侧的前套装部,前套装部至少设有能容纳定位部的套装凹槽和能对连接部和伸出部周向位置进行限制的限位缺口。
进一步地,衬套和输出轴之间设有轴承件。
进一步地,偏压元件为两端分别顶住前挡件和后挡件的螺旋弹簧。
进一步地,传动机构还包括:能使后挡件转动的操作组件。
进一步地,后挡件中的至少一个止挡腿部形成有能与操作组件装配的装配部。
进一步地,操作组件至少包括一个与内壳体转动连接的操作环。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扭矩输出工具,其包括:外壳体、电机、以及以上所述的传动机构,其中电机驱动输出轴。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传动结构中通过后档件对前档件的作用,使得前冲击块接触或者远离后冲击块,从而使得传动机构能在锤削模式和钻削模式之间自由切换,解决了现有的电动工具只具有一种工作模式,使用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中的传动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2中的内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图2中的前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图2中的衬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图2中的前冲击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图2中的后冲击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所示为图2中的后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所示为图2中的后挡件套设于后冲击块上的机构示意图;
图10所示为具有本发明的传动机构的扭矩输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本发明提出一种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能够用于电动工具中,可以使得电动工具在不同的工作模式间切换,例如用于冲击钻中,该传动结构可以使得该冲击钻在钻削模式和锤削模式间自由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80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臂架回转振动抑制设备、系统、方法及工程机械
- 下一篇:触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