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应釜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09055.0 | 申请日: | 2014-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0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源仁;王嘉磊;肖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红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F7/16;B01F15/06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9 | 代理人: | 胡小永 |
地址: | 315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应容器,特别涉及一种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传统的反应釜结构复杂,功能单一且运行效果差。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具有多功能且运行效果好的反应釜。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应釜,包括密封罐体1,所述密封罐体1内设有顶部敞口的内罐体2,所述内罐体2的上端开口处向外折弯形成连接部102,所述连接部102连接至所述密封罐体1的内壁,所述密封罐体1的内壁与所述内罐体2的外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内设有保温层3,所述内罐体2的外壁设有加热器,所述内罐体2内设有冷却盘管4,所述密封罐体1的顶部固定有安装支架5,所述安装支架5上设有减速电机6,所述减速电机6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转轴7,所述转轴7穿过所述密封罐体并延伸至所述内罐体2内,所述转轴7上固定有结构相同且安装方向相反的第一涡轮搅拌器8和第二涡轮搅拌器9,所述第二涡轮搅拌器9位于所述内罐体2的上方,位于所述第一涡轮搅拌器8与所述第二涡轮搅拌器9之间的转轴内开设有中心孔701,所述转轴7的端部固定有推进式搅拌器12,所述密封罐体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101和进气口103,所述内罐体2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201,所述出料口201向下延伸至所述密封罐体1外。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涡轮搅拌器8或第二涡轮搅拌器9包括平行设置的上轮盘801和下轮盘802,所述下轮盘802的中心开设有通孔8021,所述上轮盘801和下轮盘802之间周向均布有弧形叶片803。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叶片803的端部延伸至所述通孔边缘。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器包括套筒10和缠绕在所述套筒10内壁的电热丝11。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为硅酸铝棉层。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反应釜,结构简单紧凑,具有加热、冷却和搅拌的功能,设有方向相反的涡轮搅拌器,能使气体更好的进入溶液,从而提高搅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反应釜的涡轮搅拌器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反应釜的涡轮搅拌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应釜,包括密封罐体1,在密封罐体1内设有顶部敞口的内罐体2,该内罐体2的上端开口处向外(径向)折弯形成连接部102,连接部102连接至密封罐体1的内壁,在密封罐体1的内壁与内罐体2的外壁之间设有间隙,在该间隙内设有保温层3,本实施例中,该保温层3为为硅酸铝棉层,在内罐体2的外壁设有加热器,本实施例中,该加热器由套筒10和缠绕在套筒10内壁的电热丝11组成,在内罐体2内设有冷却盘管4,在密封罐体1的顶部固定有安装支架5,在安装支架5上设有减速电机6,减速电机6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转轴7,该转轴7穿过密封罐体并延伸至内罐体2内,在该转轴7上固定有结构相同且安装方向相反的第一涡轮搅拌器8和第二涡轮搅拌器9,第二涡轮搅拌器9位于内罐体2的上方,位于第一涡轮搅拌器8与第二涡轮搅拌器9之间的转轴内开设有中心孔701,在转轴7的端部固定有推进式搅拌器12,在密封罐体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101和进气口103,在内罐体2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201,该出料口201向下延伸至密封罐体1外;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涡轮搅拌器8或第二涡轮搅拌器9包括平行设置的上轮盘801和下轮盘802,在下轮盘802的中心开设有通孔8021,上轮盘801和下轮盘802之间周向均布有弧形叶片803;为了提高搅拌效果,弧形叶片803的端部延伸至通孔边缘。
本发明反应釜,结构简单紧凑,具有加热、冷却和搅拌的功能,设有方向相反的涡轮搅拌器,能使气体更好的进入溶液,从而提高搅拌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红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大红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90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溴酸银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等离子体气相反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