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经纱后上蜡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09883.4 | 申请日: | 2014-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3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曾庆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潼南县炫吉中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3/04 | 分类号: | D06B3/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4026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经纱 上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材料的液相、气相或蒸汽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纱后上蜡装置。
背景技术
经纱上浆时,虽然在在浆液中添加了油脂和平滑剂,但含量较少,为了使纱线更加柔软、平滑且毛羽贴服,通常在经纱上浆烘干后,还要对经纱表面涂抹一定量的平滑剂,平滑剂可以采用固体蜡和液体油,平滑剂采用固体蜡较多。
现有经纱上蜡时,先将固体蜡融化,定期向蜡槽中加入液态蜡,这种加蜡液的方式操作复杂;另外,蜡槽中的蜡液的量难以保持恒定。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向蜡槽中自动加蜡液,且保持蜡槽中蜡液液位的经纱后上蜡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经纱后上蜡装置,包括蜡槽、上蜡辊、电机和传动轴,所述上蜡辊位于蜡槽中,传动轴与上蜡辊同轴连接,电机输出轴和传动轴上均设有链轮,两个链轮通过链条带动,其中,所述蜡槽上方设有带蜡斗盖的熔蜡斗,所述熔蜡斗下部设有蒸汽管,上部设有与蜡槽底部连通的回汽管,熔蜡斗底部设有伸入蜡槽的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从上之下呈扩口形状,且其中设有能配合封闭进液管的浮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电机输出轴和传动轴上均设有通过链条传动的链轮,且上蜡辊与传动轴同轴连接,所以上蜡辊在电机的驱动下回转,经纱从蜡槽上方引入包绕上蜡辊,然后又从蜡槽上方引出。打开蜡斗盖,将固态的蜡加入熔蜡斗中,熔蜡斗下部的蒸汽管进蒸汽,将蜡融化,液态的蜡从熔蜡斗底部的进液管流入蜡槽,进液管中的浮球向上浮起,当蜡槽中的液位达到上限时,浮球将进液管封闭,当蜡槽中的液位降低时,浮球位置下降,进液管解除封闭,熔蜡斗中的蜡液自动加入到蜡槽中,从而保证蜡槽中的液位恒定。熔蜡斗上部设有与蜡槽底部连通的回汽管,熔蜡斗中的蒸汽夹带蜡进入蜡槽底部,可以对蜡液进行加热,使蜡液温度达到经纱上蜡要求。
进一步,所述蜡槽沿上蜡辊轴向沿设有向外双开的盖板,双开的盖板将上蜡辊露出,不会妨碍经纱引入和引出,而且能保护蜡液清洁。
进一步,所述蜡槽底部设有与回汽管出口连接的盘管,所述盘管长度方向上设有若干出汽口,从盘管出汽口喷出的蒸汽能更均匀地加热蜡槽中的蜡液。
进一步,所述蜡槽底部倾斜,且底部最低位置设有带阀门的排液管,清洗蜡槽后或者排放蜡液时,能彻底地将蜡槽中的液体排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经纱后上蜡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经纱后上蜡装置实施例中进液管和浮球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经纱后上蜡装置,包括蜡槽12、上蜡辊5、电机1和传动轴4,上蜡辊5位于蜡槽12中,传动轴4与上蜡辊5同轴连接,电机1输出轴和传动轴4上均设有链轮2,两个链轮2通过链条3带动,其中,蜡槽12上方设有带蜡斗盖8的熔蜡斗7,熔蜡斗7下部设有蒸汽管6,上部设有与蜡槽12底部连通的回汽管11,熔蜡斗7底部设有伸入蜡槽12的进液管10,进液管10从上之下呈扩口形状,且其中设有能配合封闭进液管10的浮球9,如图2所示,进液管10内设有能与浮球9球面配合的密封圈101,还设有浮球支承网14,密封圈101位于浮球支承网14上方,浮球9位于密封圈101与浮球支承网14之间。
蜡槽12沿上蜡辊5轴向沿设有向外双开的盖板,双开的盖板将上蜡辊5露出,不会妨碍经纱引入和引出,而且能保护蜡液清洁。
蜡槽12底部设有与回汽管11出口连接的盘管,盘管长度方向上设有若干出汽口,从盘管出汽口喷出的蒸汽能更均匀地加热蜡槽12中的蜡液。
蜡槽12底部倾斜,且底部最低位置设有带阀门的排液管13,清洗蜡槽12后或者排放蜡液时,能彻底地将蜡槽12中的液体排尽。
具体工作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潼南县炫吉中绸有限公司,未经潼南县炫吉中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98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双偏置抛物面天线
- 下一篇:一种集成微带的薄膜环形器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