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带线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10183.7 | 申请日: | 2014-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26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薛泉;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城市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1/203 | 分类号: | H01P1/203 |
代理公司: | 11283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攀;肖冰滨 |
地址: | 中国香港九龙***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带 滤波器 | ||
一种微带线滤波器,该微带线滤波器包括:耦合机制,被布置为耦合第一谐振器及第二谐振器,其中该耦合机制包含共享金属孔耦合部件,该共享金属孔耦合部件被布置为具有与所述第一及第二谐振器的运行特性相关联的预定尺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带线滤波器,并且具体地(虽然不是排他地)涉及一种被布置为耦合微带线滤波器内的谐振器的磁耦合机制。
背景技术
用于现代无线通信的有限电磁频谱变得越来越拥挤。非常需要具有高频谱选择性的带通滤波器来对电磁频谱进行充分利用。微带线由于其低成本、平面结构以及制造简单的优点而成为了带通滤波器设计的较佳选择。在各种微带线带通滤波器中,传统的采用间隙耦合的端部耦合带通滤波器在结构及设计过程上均非常简单。然而,因为性能对于馈送及耦合间隙的尺寸过于敏感,这些类型的滤波器的应用并不广泛。
另一方面,根据耦合谐振器理论,谐振器及耦合为微波带通滤波器设计中的两个关键因素。过去对于微波带通滤波器(尤其是微带线带通滤波器)的研究集中在提出各种新类型的谐振器,以改善滤波器性能或实现特殊功能。对于耦合机制而言,微带线带通滤波器的耦合机制主要为端部耦合及边缘耦合,这两者均属于间隙耦合。
因此,亟需一种可至少利用端部耦合结构的优点并且避免间隙耦合的缺陷的耦合机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或基本改善上述缺陷,或者更为主要地是提供一种微带线滤波器用的改进的耦合机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微带线滤波器,该微带线滤波器包括:耦合机制,被布置为耦合第一谐振器及第二谐振器,其中该耦合机制包含共享金属孔耦合部件,该共享金属孔耦合部件被布置为具有与所述第一及第二谐振器的运行特性相关联的预定尺寸。
优选地,上述运行特性包括所述第一及第二谐振器的耦合系数。
在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及第二谐振器相互之间通过所述耦合机制端部耦合或边缘耦合。
在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微带线滤波器为带通滤波器。
优选地,所述耦合机制在所述第一及第二谐振器之间是基本上无缝的。
在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共享金属孔耦合部件具有基本上圆形的横截面。
在所述第一方面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共享金属孔耦合部件的与所述耦合系数相关联的共享金属孔耦合部件的预定尺寸包含所述共享金属孔耦合部件的圆形横截面的直径。
在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及第二谐振器的耦合系数进一步依赖于所述第一及第二谐振器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耦合机制为基本独立于基板介电常数ε的磁耦合机制。
在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及第二谐振器的谐振频率依赖于所述第一及第二谐振器的长度。
在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及第二谐振器可为均匀阻抗谐振谐振器、阶梯阻抗谐振器、支节线加载谐振器、或其他类型的谐振器。
在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谐振器可为λ/2或λ/4谐振器。可替换的,所述谐振器可具有不同的长度(波长)。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微带线滤波器,该微带线滤波器包含多个谐振器,每一谐振器通过通孔耦合机制或间隙耦合机制而与相邻谐振器进行端部耦合,所述通孔耦合机制具有设置在谐振器之间的共享金属孔耦合部件,所述间隙耦合机制具有设置在谐振器之间的间隙。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微带线滤波器包括通孔耦合机制及间隙耦合机制。
在所述第二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通孔耦合机制为磁耦合机制,所述间隙耦合机制为电耦合机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城市大学,未经香港城市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01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