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N+3开关组MMC AC-A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权利要求书】:
1.3N+3开关组MMC AC-A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三相交流输入/输出、第一桥臂、第二桥臂、第三桥臂和第一电容(C1);所述三相交流输入/输出为三相交流输入或三相交流输出,三相交流输出为三相感性负载;所述第一桥臂由N+1个开关组(Bu1、Bu2、…、Bu(N+1))和2个电感(Lu1、Lu2)串联而成,所述第二桥臂由N+1个开关组(Bv1、Bv2、…、Bv(N+1))和2个电感(Lv1、Lv2)串联而成,所述第三桥臂由N+1个开关组(Bw1、Bw2、…、Bw(N+1))和2个电感(Lw1、Lw2)串联而成;第一桥臂的第i个开关组(Bui)由n个功率开关单元(SMBui1、SMBui2、…、SMBuin)串联而成,第二桥臂的第i个开关组(Bvi)由n个功率开关单元(SMBvi1、SMBvi2、…、SMBvin)串联而成,第三桥臂的第i个开关组(Bwi)由n个功率开关单元(SMBwi1、SMBwi2、…、SMBwin)串联而成,其中i的取值为1~N+1;N>2,n为正整数;第一桥臂的两个电感(Lu1、Lu2)相互耦合,构成一对耦合电感;第二桥臂的两个电感(Lv1、Lv2)相互耦合,构成一对耦合电感;第三桥臂的两个电感(Lw1、Lw2)相互耦合,构成一对耦合电感;第一桥臂的第1个开关组(Bu1)的下端(p)与第一桥臂中2个电感的第一电感(Lu1)的一端连接,第一桥臂的第一电感(Lu1)的另一端与第一桥臂的第2个开关组(Bu2)的上端(o)连接;第一桥臂的第i个开关组(Bui)的下端与第一桥臂的第i+1个开关组(Bu(i+1))的上端连接,其中i的取值为2~N-1;第一桥臂的第N个开关组(BuN)的下端与第一桥臂的第二电感(Lu2)的一端连接,第一桥臂的第二电感(Lu2)的另一端与第一桥臂的第N+1个开关组(Bu(N+1))的上端连接;第二桥臂的电路结构、第三桥臂的电路结构与第一桥臂的电路结构完全一致;第k个三相交流输入/输出的三端分别与第一桥臂的第k+1个开关组(Bu(k+1))的上端、第二桥臂的第k+1个开关组(Bv(k+1))的上端、第三桥臂的第k+1个开关组(Bw(k+1))的上端连接,其中k的取值为1~N-1;第N个三相交流输入/输出的三端与第一桥臂的第N+1个开关组(Bu(N+1))的下端、第二桥臂的第N+1个开关组(Bv(N+1))的下端连接、第三桥臂的第N+1个开关组(Bw(N+1))的下端连接;第一桥臂的第1个开关组(Bu1)的上端与第二桥臂的第1个开关组(Bv1)的上端、第三桥臂的第1个开关组(Bw1)的上端、第一电容(C1)的正极连接,第一电容(C1)的负极与第一桥臂的第N+1个开关组(Bu(N+1))的下端、第二桥臂的第N+1个开关组(Bv(N+1))的下端、第三桥臂的第N+1个开关组(Bw(N+1))的下端、地端(G)连接;
功率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和第二电容(CSM),其中,第二电容(CSM)的正极与第一开关管(S1)的集电极、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第一开关管(S1)的发射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第二开关管(S2)的集电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第二开关管(S2)的发射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第二电容(CSM)的负极连接;第二开关管(S2)的集电极作为第一输出端,第二开关管(S2)的发射极作为第二输出端;第一桥臂的第i个开关组(Bui)的第j个功率开关单元(SMBuij)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一桥臂的第i个开关组(Bui)的第j+1个功率开关单元(SMBui(j+1))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其中j取值为1~n-1,i取值为1~N+1;第二桥臂的第i个开关组(Bvi)的第j个功率开关单元(SMBvij)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桥臂的第i个开关组(Bvi)的第j+1个功率开关单元(SMBvi(j+1))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三桥臂的第i个开关组(Bvi)的第j个功率开关单元(SMBvij)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三桥臂的第i个开关组(Bvi)的第j+1个功率开关单元(SMBvi(j+1))的第一输出端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024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