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游戏应用中的语音通信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10445.X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2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马亮;贺志强;罗春华;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253 | 分类号: | H04M1/253;H04L29/06;H04L12/5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茹;黄晓庆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游戏 应用 中的 语音 通信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游戏应用中的语音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游戏过程中的语音通信指令;其中,所述语音通信指令包括接收语音数据的游戏客户端的通信标识;
根据所述语音通信指令进行语音录制;
对语音录制获得的语音数据进行编码压缩处理,并根据所述通信标识将编码压缩处理后的语音数据发送至对应的游戏客户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戏应用中的语音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语音录制的过程包括:
实时检测游戏客户端当前的内存状况,根据所述内存状况创建若干个语音录制缓冲区;
根据所述通信指令打开麦克风进行语音录制,并将录制的语音数据存入所述语音录制缓冲区中;
当检测到一个语音录制缓冲区写满后,将该已满缓冲区的语音数据写入到本地磁盘上,并继续往下一个语音录制缓冲区写入语音数据;
当检测到所述已满缓冲区中的所有语音数据均已写入到本地磁盘后,回收所述已满缓冲区以用于继续接收新的语音数据,直到语音录制完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戏应用中的语音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语音录制获得的语音数据进行编码压缩处理的过程包括:
在所述语音数据的开头和结尾添加设定的编码,作为传输开始和结束的标记;
获取所述语音数据的采样频率值、通道值以及通道位数值;
根据所述标记、采样频率值、通道值以及通道位数值对所述语音数据进行AMR-NB格式的编码压缩,得到AMR-NB数据,并将该AMR-NB数据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本地磁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游戏应用中的语音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通信标识将编码压缩处理后的语音数据发送至对应的游戏客户端的过程步骤:
判断所述AMR-NB数据的容量是否大于设定阈值;
若是,则对所述AMR-NB数据进行JCE格式的二次编码压缩,得到JCE数据,并根据所述通信标识将该JCE数据发送至对应的游戏客户端。
5.一种游戏应用中的语音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当检测到有语音数据发送给游戏客户端时,在该游戏客户端的操作界面上显示相应的消息提示;
接收所述消息提示的触发指令,根据所述触发指令获取相应的语音数据;
播放所述语音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游戏应用中的语音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语音数据之后、播放所述语音数据之前,还包括步骤:
将所述语音数据存储到游戏客户端的本地磁盘,并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语音数据进行解码处理;
若是,则对所述语音数据进行解码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游戏应用中的语音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播放所述语音数据的过程包括:
实时检测游戏客户端当前的内存状况,根据所述内存状况创建若干个语音播放缓冲区;
将所述游戏客户端的本地磁盘上的语音数据加载到所述语音播放缓冲区,并在检测到所有语音播放缓冲区都写满后,将所述语音播放缓冲区中的语音数据传输到扬声器进行语音播放;
当检测到一个语音播放缓冲区中的语音数据被播放完毕后,播放下一个语音播放缓冲区中的语音数据,直到所有语音播放缓冲区中的语音数据被播放完毕;
当检测到所有语音播放缓冲区中的语音数据都被播放完毕后进行回调,并进行下一次的语音数据写入,直到所有语音数据被播放完毕。
8.一种游戏应用中的语音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游戏客户端接收游戏过程中的语音通信指令,其中,所述语音通信指令包括接收语音数据的游戏客户端的通信标识;
第一游戏客户端根据所述语音通信指令进行语音录制;
第一游戏客户端对语音录制获得的语音数据进行编码压缩处理,并根据所述通信标识将编码压缩处理后的语音数据发送至对应的游戏客户端;
当第二游戏客户端检测到有语音数据发送过来时,在该第二游戏客户端的操作界面上显示相应的消息提示;
第二游戏客户端接收所述消息提示的触发指令,根据所述触发指令获取相应的语音数据;
第二游戏客户端播放所述语音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044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