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中药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10453.4 | 申请日: | 2014-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5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刘楠楠;史济文;王延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涛 |
主分类号: | A61K36/73 | 分类号: | A61K36/73;A61P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67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治疗 下肢 静脉曲张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中药。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下肢静脉曲张指隐静脉、浅静脉伸长,迂曲而呈曲张状态,多见于从事持久站立工作,体力活动强度高,或久坐少动者。其主要病因为静脉壁软弱,静脉瓣膜缺陷及浅静脉内压升高,是引起浅静脉曲张的主要病因。静脉壁薄弱和静脉瓣膜缺陷,与遗传有关。长期站立,重体力劳动,妊娠,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等后天性因素,使瓣膜承受过度压力,逐渐松弛,不能紧密关闭。循环血量经常超负荷,亦可造成压力升高,静脉扩张,而形成相对性瓣膜关闭不全。当隐-股或隐-腘静脉连接处的瓣膜遭到破坏而关闭不全后,就可影响远侧和交通静脉的瓣膜。由于离心越远的静脉承受的静脉压越高,因此曲张静脉在小腿部远比大腿部明显,而且病情的远期进展比开始阶段迅速。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肢浅静脉扩张、迂曲、下肢沉重、乏力感。可出现踝部轻度肿胀和足靴区皮肤营养性变化,皮肤色素沉着,皮炎,湿疹,皮下脂质硬化和溃疡形成。目前临床治疗,非手术仅能缓解轻度症状,手术治疗有禁忌症,且并发症较多,应用硬化剂注射或压迫疗法,易造成硬化剂渗漏造成组织炎症,坏死或进入深静脉并发血栓形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中药,成本低,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疗效高,无毒副作用,具有活血化瘀,提毒外出,祛腐生肌,清热解毒,清除坏死组织,杀菌消炎的功能,适用于单侧、双侧,轻、中、重度下肢静脉曲张。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延胡索9~13%,老鹳草6~9%,刘寄奴5~10%,荆芥5~8%,络石藤4~8%,雷公藤5~7%,猫爪草4~7%,川军4~6%,贯众4~7%,紫草2~5%,马尾连3~5%,刺龙牙2~5%,青黛2~5%,芦巴子3~5%,土槿皮3~5%,海桐皮4~6%,甘松3~6%,覆盆子2~5%,将上述药料药烘干、研碾成细粉末,过120目筛,装瓶备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成本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高,无毒副作用,具有活血化瘀,提毒外出,祛腐生肌,清热解毒,清除坏死组织,杀菌消炎的功能,适用于单侧、双侧,轻、中、重度下肢静脉曲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采用延胡索、老鹳草、刘寄奴、荆芥、络石藤、雷公藤、猫爪草、川军、贯众、紫草、马尾连、刺龙牙、青黛、芦巴子、土槿皮、海桐皮、甘松、覆盆子为原料制备而成。其组分(重量%)每副为延胡索11、老鹳草8、刘寄奴9、荆芥7、络石藤6、雷公藤6、猫爪草6、川军5、贯众4、紫草4、马尾连5、刺龙牙3、青黛3、芦巴子5、土槿皮5、海桐皮5、甘松5、覆盆子3。取上述18味中草药总重量182克,烘干、研碾成粉末,过120目筛搅拌均匀,装入保鲜袋内扎紧袋口,再放入容器内,盖紧盖子。用时先将下肢静脉曲张的部位:隐静脉、浅静脉伸长、迂曲而呈曲张状态皮肤表面,皮肤色素沉着、皮炎、湿疹、皮下脂质硬化和溃疡形成等皮肤表面用酒精棉球擦洗干净待干,根据病变曲张皮肤部位大小,将本发明药粉倒入无菌容器内,每次约80~90克左右,用麻油调和成膏状,然后用消毒棉签蘸取药膏均匀地涂抹患处,药膏厚约3~4mm,涂药范围超过皮损范围1~2cm,上盖无毒保鲜膜,再用绷带包扎,每日换药2次,10天为1疗程,休息2~3天,再进行下一疗程,一般需3~4个疗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涛,未经刘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04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够解酒的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治疗颈肩腰腿痛的药酒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