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航卫星星座自主定轨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10639.X | 申请日: | 2014-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8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高有涛;徐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21/24 | 分类号: | G01C2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航 卫星 星座 自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卫星自主定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航卫星星座自主定轨的方法。
背景技术
自主定轨能力对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拥有自主定轨能力的卫星导航系统不需要通过全球布站来提供支持,同时可以减轻有限的地面站的负担,提高卫星导航系统的安全性。
卫星导航系统的自主定轨既可以利用单星自主定轨方法,通过系统中每颗卫星独立的自主定轨实现整个导航系统的自主定轨。也可以利用卫星之间的相对测量实现卫星导航系统的整网定轨。相对测量包括导航系统中卫星间的相对角度、相对距离和相对速度等信息。相对于卫星与一个表面不规则的天体之间的测量,两颗卫星之间的相对测量精度要高的多。因此利用导航卫星间的相对测量信息进行自主定轨是一个可行的方式。早期研究指出只需要利用星间测角信息就可以进行自主定轨,仅用测角的自主定轨精度为几百米。但联合使用星间测距和测角的自主定轨精度为米级。这说明在利用星间测量信息进行自主定轨时,星间测距比测角的作用更大。然而仅利用星间测距对近地卫星导航系统进行自主定轨存在秩亏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航卫星星座自主定轨的方法。该方法中的需要至少有一颗运行在地月系拉格朗日轨道上的导航卫星。
技术方案:一种导航卫星星座自主定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自主定轨开始,系统初始化;
(2):获取卫星之间的星间测距;
(3):计算星间测距的观测矩阵;
(4):利用轨道动力学模型进行轨道预报;
(5):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分别进行量测更新和状态估计;
(6):判断自主定轨是否结束,若未结束,则再次运行步骤(2)~步骤(6);反之,则结束退出自主定轨程序。
作为本发明中导航卫星星座自主定轨的方法的优选方案:步骤(2)中所述测距包括导航卫星之间的测距和导航卫星与拉格朗日卫星之间的测距。
作为本发明中导航卫星星座自主定轨的方法的优选方案:若步骤(2)中的测距为导航卫星之间的测距矩阵,则按(1)式计算导航卫星之间的观测矩阵:
ρij为星间测距,σi,σj为两颗导航卫星的轨道根数;
(1)式中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06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