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2,4-三唑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10682.6 | 申请日: | 2014-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2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武;汪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49/08 | 分类号: | C07D249/08;C07D471/0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巧婵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唑类 衍生物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唑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具体涉及1,2,4-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技术背景
三唑类衍生物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德国拜耳公司和比利时Janssen药物公司报道了1-取代三氮唑类衍生物的杀菌活性,随后,日本、瑞士、美国等开始对其进行研究。含1H-1,2,4‐三唑的有机杂环化合物大多具有广谱生物活性,如消炎、杀寄生虫、除草、抗病毒、抗肿瘤及降血压等活性,并且这类化合物毒性低,残留短,人们已经合成了许多含1H-1,2,4‐三唑的化合物,并从中开发出了农药新品种,如三唑酮等杀菌剂。目前,一些具有镇静、催眠和抗抑郁活性的三环类苯并杂卓药物己应用于临床。如阿普噢伦
(AIPrazolma)、三唑伦(Triazolma)等己成为有效的镇静、催眠、抗焦虑药。因此,探索1,2,4-三唑类衍生物的合成、生物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中报道过的合成喹唑啉类化合物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以腈和酰肼类化合物在微波条件下反应合成3,5-二取代—1,2,4—三唑.
这种方法使用了微波条件,虽较为简便但工业上实施较困难,而且产率不高。
(二)以酰肼作底物,利用钯催化的化学选择性单芳基化合成1,2,4-三唑并[4,3-α]吡啶。
该反应用贵金属钯作催化剂,同时使用了微波条件,而且反应要经过两步才能实现转化,所以最终的产率往往较低。
(三)利用Ag2CO3氧化环化合成1,2,4-三唑。
(a),室温下以苯为溶剂反应12h。(b),加入1.5当量的NCS,3个当量的DMS,在CH2Cl2中于-78℃至室温反应。(c),加入1.2个当量的R1CH2NH2和1.2个单量TEA在CH3CN中室温反应15h。(d),加入1.2当量的Ag2CO3于乙腈中反应两个小时。(e),加入NaClO,CH3CN反应24小时。
该反应需加氧化剂而且原料制备较为复杂,要求也较高,这使得合成过程较为繁琐有的伴随副产物生成,且反应的最终收率不高。
(四)利用微波辅助,通过N-酰化的酰胺衍生物和肼盐酸盐的连续反应合成的1,3,5-三取代-1,2,4-三唑。
这种方法使用了微波条件,工业上实施较困难。而且反应要经过两步才能实现转化,产率不高。
(五)用可调谐质子离子液体为溶剂,从恶二唑和有机胺合成多取代的1,2,4‐三唑。
此反应通常只对恶二唑和一级胺有效,所以这类方法在底物拓展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六)铜(II)催化的需氧氧化合成取代的1,2,3‐三唑和1,2,4‐三唑。
此反应生成1,2,4-三唑衍生物时还需分两步进行,采用不同催化剂,反应步骤繁琐,反应时间较长,不利于工业生产。
(七)铜催化通过串联加成氧化成环合成1,2,4-三唑化合物。
此反应生成1,2,4-三唑化合物使用到了添加剂ZnI2和强碱Cs2CO3,增加了反应的复杂性,不利于工业生产。
现有技术合成1,2,4‐三唑类化合物的方法很多,但是这些方法有些需要经过复杂的合成步骤,副反应较多,且大部分产率比较低;有些使用高毒性的底物或有机溶剂易造成环境污染,有些使用贵金属钯等为催化剂,成本较为昂贵,不适用于工业生产。因此,提供一种合成1,2,4‐三唑类化合物的新型的绿色合成方法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1,2,4‐三唑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利用空气为氧化剂,一水合醋酸铜催化脒或邻氨基吡啶与腈直接反应。
本发明提供的1,2,4-三唑衍生物,结构通式为Ⅰ、Ⅱ或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师范大学,未经安徽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06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