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脚气、脚臭、脚汗的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10927.5 | 申请日: | 2014-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7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统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统述 |
主分类号: | A61K36/904 | 分类号: | A61K36/904;A61P17/00;A61P31/1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董宝锞 |
地址: | 222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脚气 脚臭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脚气、脚臭、脚汗的中药,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脚气由真菌感染引起,其皮肤损害往往是先单侧(即单脚)发生,数周或数月后才感染到对侧。
脚臭是由于脚心汗腺多,容易出汗,汗液里除含水分、盐分外,还含有乳酸及尿素。在多汗条件下,脚上的细菌大量繁殖并分解角质蛋白,再加上汗液中的尿素、乳酸,这样就会发出一种臭味。若鞋子不透气,空气不流通,臭味就会越积越浓,臭气异常强烈。
脚汗属中医汗症范畴。中医认为多汗症的发生或因饮食不节,脾胃失调,湿热蕴蒸肾;或因素体阴虚内热郁蒸;或因久病大病之后体弱阳虚,腠理不固而致。脚汗多者,常因穿鞋不透气,久则发臭。如足底经常潮湿不适,重症者汗出如珠,似水流淌,足跖部的多汗致角质层浸渍发白剥脱和容易引起汗疱疹及足癣。
通常人们把脚气和脚臭混为一谈,其实他们是有区别的。脚气一般都会有出汗,脚臭,脚痒等症状,严重的患者趾缝间会出现掉皮、红肿、水泡、裂口、溃烂等症状。脚臭的根源是脚部皮肤排汗较多,有臭气,长期下去会发展成严重的脚气。
现有的治疗脚气、脚臭、脚汗的中西药,普遍存在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愈率高、治愈后不复发的治疗脚气、脚臭、脚汗的中药。
治疗脚气、脚臭、脚汗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土槿皮8-12份,仙人掌5-10份,白蔹3-8份,白鲜皮3-8份,苍耳子5-10份,栀子1-5份,黄芩2-7份,虎杖3-8份,地肤子1-5份,苦参3-8份,百部8-12份,蛇床子5-10份,石榴皮3-8份,白头翁1-5份,秦艽3-8份,四季青1-5份,佩兰5-10份,半夏2-6份,土茯苓8-12份,仙鹤草3-8份,椿白皮3-10份。
优选的,治疗脚气、脚臭、脚汗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土槿皮10份,仙人掌8份,白蔹5份,白鲜皮5份,苍耳子7份,栀子3份,黄芩4份,虎杖5份,地肤子3份,苦参5份,百部10份,蛇床子8份,石榴皮5份,白头翁3份,秦艽5份,四季青3份,佩兰8份,半夏4份,土茯苓10份,仙鹤草5份,椿白皮6份。
所述的治疗脚气、脚臭、脚汗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取上述重量配比的中药首先在30-50℃、真空条件下烘干,用粉碎机粉碎,然后筛取30-100目和100以上的粉剂分别包装即可。
使用方法:
1、取30-100目本发明的中药粉剂20-30g,加2-3升80-90℃的热水,待水冷却至室温泡脚即可,最佳泡脚时间为20-40分钟。
2、取100目以上的本发明的中药粉剂10g,加3倍的10%的乙酸,混匀后静置3天,使用前可以先摇匀,然后用棉签蘸取药液涂擦患处。
上述两种方法可以同时使用。
各中药的药理与功能主治:
土槿皮:辛,温。有毒。功能主治:止痒杀虫。用于手脚癣,神经性皮炎,湿疹,癞痢头。
仙人掌: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健胃止痛,镇咳。
白蔹:性微寒,味苦、甘。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用于痈疽发背、疗疮、瘰疠、水火烫伤。
白鲜皮:性寒,味苦。功能主治: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用于湿热疮毒、黄水淋漓、湿疹、疥癣疮癞、风湿热痹、黄疸尿赤。
苍耳子:辛、苦,温;有毒。归肺经。功能与主治:散风湿,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渊流涕,风疹瘙痒,湿痹拘挛。
栀子:性寒,味苦。功能主治: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杰肿痛、火毒疮疡、扭伤。
黄芩:性寒,味苦。功能主治:消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虎杖:微苦,微寒。归肝、胆、肺经。功能与主治: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症瘕,咳嗽痰多,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
地肤子:辛、苦,寒。归肾、膀胱经。功能与主治: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用于小便涩痛,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
苦参: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百部:甘、苦,微温。归肺经。功能与主治: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用于新久咳嗽,肺劳咳嗽,百日咳;外用于头虱,体虱,蛲虫病,阴痒症。蜜百部润肺止咳。用于阴虚劳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统述,未经王统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09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干燥综合症的中药
- 下一篇:一种治疗肝经湿热型外阴湿疹的中药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