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化硅溢流罐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11226.3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7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楚云皓;邢军英;楚振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昌皓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B5/62 | 分类号: | B03B5/6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61700 河南省许***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化硅 溢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化硅溢流罐。
背景技术
碳化硅是工业和光伏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在工业中的运用十分的广泛,被称为“工业的牙齿”,同时在光伏行业中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石化能源日渐枯竭的今天,太阳能作为新能源的一种在不断的发展,并且越来越重要!碳化硅就是光伏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碳化硅的溢流法分级有内流法和外流法两种,内流法不能很好的解决大颗粒的出现,而外流法的产品集中度有一定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的碳化硅溢流罐。
一种碳化硅溢流罐,包括圆锥形溢流罐和圆柱形溢流罐,所述圆锥形溢流罐的上边缘和圆柱形溢流罐的下边缘粘合为一体;在圆柱形溢流罐的外侧设置有外溢流装置,在圆柱形溢流罐的内部设置有内溢流导出装置;所述外溢流装置包括用于承接圆柱形溢流罐溢流出的流体的承接环、用于将承接环上的流体导出的管道,该承接环的内圈与圆柱形溢流罐的外周粘接为一体,该承接环倾斜设置,所述管道的入口设置在承接环的最低点;所述内溢流导出装置包括锥形导流槽、以及与锥形导流槽底部连通的导出管,所述导出管与管道通过一三通接头汇集在一起,所述圆锥形溢流罐的锥角为30°-35°。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碳化硅溢流罐,所述圆柱形溢流罐的直径为1.6m-2.0m。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碳化硅溢流罐,所述内溢流导出装置包括圆柱形导槽,所述圆柱形导槽的底部边缘与锥形导流槽的开口边缘连通为一体。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碳化硅溢流罐,所述圆柱形导槽的高为10cm-20cm。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碳化硅溢流罐,在所述圆锥形溢流罐和圆柱形溢流罐的交界处设置有用于将碳化硅溢流罐悬架起来的卡板。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碳化硅溢流罐,所述内溢流导出装置通过三块支撑板将内溢流导出装置固定悬空在圆锥形溢流罐内的中央。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碳化硅溢流罐,所述三块支撑板将圆锥形溢流罐的圆周平分为三等分设置。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碳化硅溢流罐,将外溢流装置与内溢流导出装置结合在一起同时适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本发明将圆锥形溢流罐的锥角为设置为30°-35°,能很精细的分离碳化硅的各个粒度号,流量控制精细、稳定,大颗粒少,集中粒度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碳化硅溢流罐剖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碳化硅溢流罐剖面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碳化硅溢流罐,包括圆锥形溢流罐12和圆柱形溢流罐11,所述圆锥形溢流罐12的上边缘和圆柱形溢流罐11的下边缘粘合为一体,在圆柱形溢流罐11的外侧设置有外溢流装置,在圆柱形溢流罐11的内部设置有内溢流导出装置,所述外溢流装置包括用于承接圆柱形溢流罐11溢流出的流体的承接环13、用于将承接环13上的流体导出的管道17,该承接环13的内圈与圆柱形溢流罐11的外周粘接为一体,该承接环13倾斜设置,所述管道17的入口设置在承接环13的最低点;所述内溢流导出装置包括锥形导流槽15、以及与锥形导流槽15底部连通的导出管16,所述导出管16与管道17通过一三通接头18汇集在一起,所述圆锥形溢流罐的锥角为30°-35°。
本发明提供的碳化硅溢流罐,将外溢流装置与内溢流导出装置结合在一起同时适用,提高了生产效率。由于水流从圆锥体下方进入通过圆锥体的不断缓冲,到圆柱体部分能很均匀的把水流分布在圆柱体平面的各个部位,而且这个角度范围当水流量调节时稳定性好,调节精度高。因此,本发明将圆锥形溢流罐的锥角为设置为30°-35°,能很精细的分离碳化硅的各个粒度号,流量控制精细、稳定,大颗粒少,集中粒度好。
进一步地,所述的碳化硅溢流罐,所述圆柱形溢流罐11的直径为1.6m-2.0m。
具体地,直径越大产能越大,但超过2m后就会应为水面过大而出现偏流,从而不能保证产品质量。小于1.6m后由于体积和平面面积减小产能会大幅减小,因此,1.6-2.0M的直径能很好的满足产量和质量的要求。既能很好的把控产品质量又能使生产效率达到最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昌皓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许昌皓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12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