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湿度感应配时交通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11803.9 | 申请日: | 2014-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3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路;张宝军;侯文宝;刘志坚;张刚;陈宏振;高喜玲;苏长满;徐红梅;相里梅琴;谢欢;高将;王文杰;夏如杰;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8G1/095 | 分类号: | G08G1/095;G08G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211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湿度 感应 交通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交通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温湿度感应配时交通灯。
背景技术
交通拥堵在许多城市中己经成为普遍现象。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原有的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等,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交通的需求,现在的交通标志、标线、设施等已经不符合现代交通的需要。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占道经营、占道停车、无证驾车、酒后驾车、违反交通信号、不按规定车道行驶、不依次排队等违反交通法规的违章现象也很多,交通专家认为这也是造成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一个城市交通瘫痪的临界点是机动车通行时速公里,例如昆明市城区目前的机动车通行时速是10公里,昆明市的交通已经近乎瘫痪。因此研究交通灯如何合理控制交通显得特别重要。
目前使用的交通灯大多数为定时、定模式的交通灯,不能进行交互,只能以固定的分配时间运行这样的特点也大大地阻碍了交通的正常运行,降低了车流量的通过率。
在中国,城市交通普遍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城市面积已由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上百平方公里甚至上千平方公里。随着新城市建设、规划的逐步实施,城市面积还将继续扩大,同时大量务工人员仍源源不断地拥入城市。二是城市范围扩大了,交警警力却没有同步增加,过去确定的警力编制己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三是省级交通管理部门将一些公路下放给市级管理,使管理范围进一步增大。公路长度不断增加,伴随着交通设施跟不上。四是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加大,从事各类经济活动人数的增加直接导致物流和车流的增加。限制车辆出行,不是解决交通拥堵的根本办法,只有找到堵车的根本原因,正确处理,才能够真正地解决交通拥堵。瓶颈、交叉、不能各行其道,是交通拥堵的根本原因。目前交通拥堵已成为市民反应最强烈、意见最大的问题之一。传统的办法一般使用两种方法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第一是拓宽现有的公共交通道路、修建高质量高等级公路、在城市中修建新公路,第二就是充分利用我们现有的交通资源,通过现代高科技手段、嵌入式系统、神经网络系统等使其在一定道路的基础上发挥出更高的运转效率。
目前使用的交通灯大多数为定时、定模式的交通灯,不能进行交互,只能以固定的分配时间运行这样的特点也大大地阻碍了交通的正常运行,降低了车流量的通过率。
而目前智能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已经应用到许多领域,如自动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神经计算机、、遗传算法等。因此将智能控制技术引入到交通领域,研究一种高效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这样一来必然形成一个庞大的系统,使用智能系统对交通进行全面的控制是非常理想的状态根据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在很多的中、小城市是无法支付这样的开支和维护需要的经费的。
目前先进的交通灯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得出它的巨额的资金投资不可能适用于我们的中、小城市的交通系统而现在流行的模糊算法控制单交叉口虽然解决了很多的偶发问题,但是其可靠性不高,每个交通灯必须安装超声波探测等,使得在实际应用中增加了成本和维护工作量。本身交警部门就不可能对其系统的正常运行增加警力来维护,那么寻求一种价格便宜、运行稳定、升级简单的系统就成了大家的共识。
目前使用的交通灯大多数为定时、定模式的交通灯,不能进行交互,只能以固定的分配时间运行这样的特点也大大地阻碍了交通的正常运行,降低了车流量的通过率。将智能控制技术价格高,维护经费高。本发明为单片机控制系统,成本低、施工方便、易维护的特点提供了广大的市场空间,单片机控制系统也更适合一个中、小城市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湿度感应配时交通灯,解决了现有的交通灯红绿灯信号时间不能随天气和气候变化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单片机处理器,单片机处理器分别电路连接时钟芯片、温湿度传感器交通灯模块、液晶时间显示屏和按键模块。
进一步,所述单片机处理器芯片型号为AT89C51;所述时钟芯片型号为DS1302;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芯片型号为SHT11;所述液晶时间显示屏芯片型号为LM016L;所述按键模块采用4与门电路芯片AND_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18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