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巯基乙酸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11809.6 | 申请日: | 2014-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8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严兴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严兴扬 |
主分类号: | C07C319/02 | 分类号: | C07C319/02;C07C323/52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孙忠明 |
地址: | 225106 江苏省扬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巯基 乙酸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巯基乙酸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采用硫氢化钠法制取巯基乙酸的主要途径有两种:一种是低温法,一种是高压法。
在低温法中,硫氢化钠和氯乙酸初始反应温度为5~10℃,滴加时间1小时。滴加l小时后温度升至约20℃,然后再经1小时升温至35℃,在该温度下保温至反应完成。因该反应初始阶段要在低温下反应一段时间,故不利于生产操作。此种方法反应时间也较长。因此,这种工艺过程在工业化生产中实施比较困难。
在高压法中,由于合成反应要在一定的压力下进行,而反应原料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因此对反应器的材质就有很高的要求。在工业生产中,采用这种工艺会增加设备投资,并且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目前巯基乙酸的制备困难,安全性差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巯基乙酸的制备方法,在常温常压下,将氯乙酸溶液向硫氢化钠溶液中滴加,并搅拌,同时在反应区域内通入H2S气体,反应后的溶液经酸化、萃取、蒸馏,得到巯基乙酸产品。
反应温度10℃-25℃,优选为20℃。
硫氢化钠溶液浓度为15%,氯乙酸溶液浓度20%,滴加时间1小时,反应温度为15-25℃,滴加结束后再反应l小时。
反应区域内通H2S气体是在滴加和随后的反应过程中连续通入。
在反应过程中,当氯乙酸和硫氢化钠反应生成巯基乙酸钠后,巯基乙酸钠会继续与反应液中的硫氢化钠进行反应,生成副产物NaSCH2COONa,同时放出硫化氢气体。因此,如果反应体系中存在大量的硫化氢气体,会有利于抑制副反应的发生。由于副反应在加料时和加料完毕后都会发生,故需要持续通入硫化氢气体。
在上述反应中,硫氢化钠溶液浓度约15%,氯乙酸溶液浓度约20%。反应物浓度过高,合成转化率下降;反应物浓度过低,会使生成物浓度下降,增加后续处理过程中的损耗。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简便易行,安全性高,硫氢化钠与氯乙酸反应过程中有硫化氢气体生成,可将这部分气体收集在贮罐内循环使用。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取得较高的产品产率,原料成本低,合成转化率大于9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反应在装有搅拌浆、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1L四口烧瓶中进行:反应温度由水浴锅控制。先配制15%的硫氢化钠溶液467克,20%的氯乙酸溶液237克。将硫氢化钠全部放入四口烧瓶中,在滴液漏斗中加入氯乙酸溶液,将氯乙酸向硫氢化钠溶液中滴加,反应温度约20℃,滴加时间1小时,滴加完毕,将反应溶液在0.5小时内升温至35℃。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向反应区域内通入硫化氢气体,气量约0.4-0.6L/min。
将上述反应液用浓盐酸酸化至pH值为2,用萃取剂萃取,在常压下蒸出溶剂,再减压蒸馏,收集104~110℃/2.13kPa下的馏分,产品的收率大于90%,纯度大于99%。
实施例2
溶液配制和滴加过程同实施例10滴加温度约25℃,滴加完毕,同样温度下继续反应约1小时。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向反应区域内通入硫化氢气体,气量约0.4-0.6L/min。
酸化、萃取、蒸馏过程同上,产品的收率大于90%,纯度大于9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严兴扬,未经严兴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18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