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接式工作辊水平移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11969.0 | 申请日: | 2014-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8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孙光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1/10 | 分类号: | B21B3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接 工作 水平 移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接式工作辊水平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轧制硅钢、不锈钢和特殊钢等高强度带钢,需要采用工作辊直径较小的轧机,而随着辊径的减小,工作辊的水平挠曲明显增加,水平刚度明显减小,对板形控制非常不利。采用工作辊水平移动技术可以减小工作辊的水平挠曲。现有技术中,工作辊水平移动具体方案为:在两侧的弯辊块设置斜楔来推动弯辊块,继而推动工作辊轴承座,从而使工作辊沿轧制方向移动。由于每侧的斜楔只有在前进时才能对弯辊块施力使弯辊块得以移动,而斜楔后退时工作辊弯辊块不随斜楔产生移动,这使得换辊操作十分困难且极易出现事故,为此,每侧又设置一辅助油缸,用以完成斜楔后退时弯辊块的后移。该工作辊水平移动方案需要斜楔缸与辅助缸同时工作,相互配合才能实现,这又使得液压及控制系统变得较复杂。该方案对具有正负弯功能的T形头弯辊缸及T形槽工作辊轴承座更是难以胜任,且极易损坏弯辊缸。另外,设置斜楔缸及斜楔缸支架占据了较大外部空间。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接式工作辊水平移动装置,旨在解决由于现有工作辊水平移动装置结构复杂、操作不便、体积较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直接式工作辊水平移动装置,包括机架、液压缸、固定块以及弯辊块,所述固定块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液压缸安装于所述固定块内部,液压缸的活动端位于所述弯辊块内,且在固定块的导向作用下,液压缸带动弯辊块可在所述固定块内往复移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直接采用液压缸驱动弯辊块,在固定块的导向作用下,弯辊块可在固定块内往复移动,具体的,液压缸的活动端推动弯辊块在固定块内移动,完成工作辊水平移动;需要换辊时,首先将工作水平移至换辊位,然后两侧的液压缸带动弯辊块全部退回;本装置适用于各种形式的工作辊轴承座,简化了液压及控制系统,降低了故障发生率;另外,本装置结构简单紧凑,节省了外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直接式工作辊水平移动装置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直接式工作辊水平移动装置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直接式工作辊水平移动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为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图1-3分别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直接式工作辊水平移动装置的正视结构、剖视结构以及俯视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参照图1-3,本实施例提供的工作辊水平移动装置包括包括机架8、液压缸1、固定块5以及弯辊块4,所述固定块5固定在所述机架8上,所述液压缸1安装于所述固定块5内部,液压缸的活动端位于所述弯辊块4内,且在固定块的导向作用下,液压缸带动弯辊块4可在所述固定块5内往复移动。所述弯辊块4另一侧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弯辊缸9。
本实施例中,所述液压缸1用于驱动弯辊块4前进和后退。工作辊水平移动时,一侧液压缸1驱动弯辊块后退到适当位置,另一侧液压缸1前进推动弯辊块4,至弯辊块4夹住工作辊轴承座7为止,将位置锁定。工作辊换辊时,工作辊首先将水平移动到换辊位,然后两侧弯辊块在液压缸的驱动下各自全部退回。作为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固定块5一端设有槽口,所述弯辊块4一侧位于所述槽口中,所述弯辊块内4开有T型槽,所述液压缸的活动端为T型头结构,T型头位于所述T型槽中;退回过程中,T型头可以带动T型槽后退,实现了液压缸驱动弯辊块退回。这样中方式省去了斜楔、斜楔缸、辅助缸,通过液压缸驱动即可完成工作辊水平移动,简化了液压及控制系统,降低了事故发生率。这里,设计时,优选的,所述T型头在T型槽中的可活动距离为液压缸最大行程的一半,当弯辊块由液压缸推动转为液压缸拉动时,液压缸需先缩回一半行程,液压缸才能反向作用拉动弯辊块,以使液压缸全部后退完毕时弯辊块正好后退到换辊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19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