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国剪纸的湿托装裱技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12090.8 | 申请日: | 2014-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65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许煦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煦 |
主分类号: | B44C7/00 | 分类号: | B44C7/00;B44C7/08;B44F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464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国 剪纸 装裱 技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中国剪纸的湿托装裱技艺,其特征是:将镂空好的剪纸作品,经过打浆、洗浆、净身、俯卧、沐浴、伸展、蘸露、抹浆、备纸、托褙、润身、翻转、洗糨、封边、上板、挣心、启揭、方裁、镶嵌、覆褙、上墙、风干、下墙、修整、打蜡、装杆、存盒等工序。本发明自创了一套湿托装裱中国剪纸的流程和技巧,大大提高了中国剪纸的保存年限,解决了中国剪纸实物存世困难的问题。湿托装裱的中国剪纸品相好,便于携带、交流、收藏。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达到使大众广为认知传统技艺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展的意义,作品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和收藏价值,能够使剪纸形成高品位,高端化发展,推进剪纸艺术的发展和传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国剪纸,特别是涉及一种中国剪纸的湿托装裱技艺。
背景技术
中国剪纸在中华大地上传承了数千年,除了因为气候干燥,才得以留存的在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南北朝时期的剪纸镂空的残片, 历史上几乎没有剪纸实物存世。
近代的剪纸实物也因剪纸装裱困难很难保存,破损流失严重,晚清和文革时期盛行剪纸,现今也只有零星的小幅剪纸纹样存世。
当代剪纸的剪纸作品装裱和保存方法虽有所改进,但存在很多问题:
镜框装裱:笨重,不便携带, 受潮后作品容易变形,玻璃框破损后作品也同时被毁;
胶膜装裱:难度低,容易携带保存,但保存年限短,画面容易脏,三年左右作品开始出现脱胶破损.
目前,传统的民间工艺美术剪纸,由于受其制作工艺和材料的约束,加上作品取材又受到一定的局限性,地域文化性强,缺少现代时尚文化元素,难以被大众广为接受,很难形成产业化发展,限制了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发扬。
现今中国剪纸已被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传承、发展我国的传统优秀民间艺术,解决好装裱问题已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国剪纸的湿托装裱技艺,包括以下步骤:
净身:将镂空好的剪纸作品平展放在案子上,用小刷子和小尖刀清除掉剪纸作品上的纸屑;
俯卧: 将净身好的剪纸作品正面朝下铺在胶膜上;
抹浆:用小刷子搞浆糊,放射状平涂于剪纸作品背面;
备纸:将衬纸润潮,正面朝外卷齐;
托褙:将卷好的衬纸对好纸边轻轻展开,用棕刷放射状赶平、赶实;
翻转:提起胶膜翻转在墙板上,揭去胶膜;
洗浆:用上好的笔刷,蘸清水洗去剪纸作品镂空部分多余的浆糊;
封边:将处理好的画心掂平,在四周一厘米处刷上浆糊压实,边口要封紧,画面才能绷平;
启揭:干透的画心平挺,用小刀划开封边,用薄竹启子将画心小心取下;
镶嵌:将裁切好的镶料如边料、隔水、天地头等镶料照一定的品式和要求,分别镶粘在画心四周边口上;
上墙 :裱件拍浆上墙后,始终要使之保持平整,任何部位都不能出现折痕,否则得放回原处刷平后从贴;
下墙:裱件启揭下墙应挑选晴天的早晨或傍晚进行,启揭下墙时裱件不会 发生崩裂现象。遇到阴雨天气,应该推迟下墙时间;
优选的,在抹浆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打浆:用脱筋、沉淀好的面水,加入明矾、防虫、防腐剂在小火上搅拌加热成浆糊;
洗浆:把打好的浆糊切成小块,用纱布包好,取适量清水,在盆中轻揉成浆糊水备用;
沐浴:用喷壶喷洒剪纸作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煦,未经许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20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铸造用偏口杯
- 下一篇:两端有法兰的管件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