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于易皱膜贴合的贴合机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12652.9 | 申请日: | 2014-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0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朱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京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10 | 分类号: | B32B37/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张文 |
地址: | 2151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于 易皱膜 贴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贴合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于易皱膜贴合的贴合机。
背景技术
在电子产品制备领域,在制作一些片材时,往往需要两种材料进行贴合。现有技术中有贴合机,可以利用贴合机对两种料材进行贴合,操作便捷,使用效果较好;现有技术中的贴合机基本是采用精密片材对位,放料张力控制,底部对位柱子套孔定位,上部放料张力为定死位置。但对于一些对贴合精密要求较高,且片材本身易发生皱褶,不适于贴合机使用的贴合材料来说,利用贴合机贴合这种材料,一旦出现褶皱时无法纠正,不能将材料面纠正平整;如0.05mm厚度左右的PET膜的贴合。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适于易皱膜贴合的贴合机,该贴合机是手工操作,适于贴合面积较小的并且产线上机器无法进行贴合的材料;其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占地面积小,操作迅速且贴合光滑平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于易皱膜贴合的贴合机,包括机架、工作面板、贴合压轮;所述工作面板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工作面板上设有若干吸气孔,所述工作面板的下方设有真空吸气接口;所述贴合压轮设于所述工作面板上,所述贴合压轮在外力作用下在所述工作面板上做往复直线运动;所述工作面板的两端设有挡板以限制所述贴合压轮的工作区域。
优选的,所述贴合压轮包括固定座、滚轮,所述固定座设于所述滚轮两端,所述滚轮固定在固定座上;所述工作面板的两端设有滑轨;所述固定座在外力驱动下沿所述滑轨移动从而带动滚轮做直线运动。
优选的,所述滚轮的上方还设有一推动把手,所述推动把手的两端固定于滚轮两端的固定座上。
优选的,所述推动把手的两端的固定座内均设有压力调节件。本发明中所述的压力调节件可以增加和降低滚轮与工作面板的高度从而控制贴合的压力。压力调节件可以是采用调节螺丝或其他能够起到调整滚轮高度的零部件。
优选的,所述工作面板上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活动设于所述工作面板上,所述定位柱在工作面板下方的气缸的驱动下做升降运动。
优选的,所述定位柱设有四个,所述四个定位柱分别设于所述工作面板的贴合区域的四角。
优选的,所述工作面板的一端设有控制开关及电磁阀,所述控制开关及电磁阀均连接所述贴合压轮及所述气缸。
优选的,所述工作面板上的吸气孔的直径均在1mm-3mm之间。
优选的,所述若干吸气孔均匀排列设于所述工作面板上。
优选的,所述工作面板上设有吸气孔的区域呈矩形。
本发明所述的贴合机使用时,首先将待贴合的底材通过贴合机上的定位柱固定于工作面板上,开启真空吸气接口,从而若干吸气孔内均产生吸力将整片底材紧密并且平整吸在工作面板上;然后将与底材贴合的材料的一端固定在定位柱上并贴在所述底材上,滚轮压在材料A上慢慢向前滚压,从而将材料A紧密且平整的贴合在底材上。
本发明所述的贴合机利用人员的手动控制修正,解决贴合褶皱与气泡的有效的赶出。达到贴附平整无气泡与褶皱。人工控制滚压,能够及时避免材料A贴合时的褶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适于易皱膜贴合的贴合机,手工操作,适于贴合面积较小的并且产线上机器无法进行贴合的材料;其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适于易皱膜贴合的贴合机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考附图1:
实施例1:一种适于易皱膜贴合的贴合机,包括机架9、工作面板10、贴合压轮;工作面板10设于机架9上,工作面板10上设有若干吸气孔5,工作面板10的下方设有真空吸气接口;贴合压轮设于工作面板10上,所述贴合压轮在外力作用下在工作面板10上做往复直线运动;工作面板10的两端设有挡板以限制所述贴合压轮的工作区域。
本实施例中,所述贴合压轮包括固定座2、滚轮3,固定座2设有两个,分别设于滚轮3的两端,滚轮3固定在固定座2上;工作面板10的两端设有滑轨6;固定座2在外力驱动下沿滑轨6移动从而带动滚轮3做直线运动。滚轮3的上方还设有一推动把手7,推动把手7的两端固定于滚轮3两端的固定座2上。推动把手7的两端的固定座2上均设有压力调节件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京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京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26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体喷射头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 下一篇:在型材表面衬玻璃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