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银行自助系统的用户身份认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13028.0 | 申请日: | 2014-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1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孙宾;王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山东)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32 | 分类号: | G06F21/32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张靖 |
地址: | 250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银行 自助 系统 用户 身份 认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融自助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银行自助系统的用户身份认证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银行自助系统仅要求用户提供第二代身份证,并没有验证当前用户是否使用本人身份证的方法。如果用户持他人身份证前来办理业务,银行自助系统无法正确识别,仍然会为其提供服务。因此,目前的银行自助系统并不够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银行自助系统无法准确认证用户身份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银行自助系统的用户身份认证方法,所述认证方法包括:读取银行自助系统用户的身份证信息;
采集所述用户的指纹信息;
基于预设安全级别,比对所述身份证中的指纹信息和所述采集指纹信息,如果比对成功则表示银行自助系统的用户身份认证通过,否则表示银行自助系统的用户身份认证不通过。
所述预设安全级别是根据具体应用环境对拒真率和认假率的要求而进行的设定。
所述认证方法步骤为:
(1)读取银行自助系统用户的身份证信息,包括身份证中的指纹信息;
(2)提示银行自助系统用户进入指纹采集环节,同时显示操作剩余时间;
(3)采集所述用户的指纹;
(4)基于预设安全级别,将所采集的指纹信息与所述用户的身份证中的所有指纹信息进行比对;
(5)如果比对成功则表示银行自助系统的用户身份认证通过;
(6)如果比对失败,提示所述用户认证不通过,提示可重试或更换手指或联系银行工作人员获取帮助。
为了增加安全性,并提高操作效率,可以允许用户重试的次数不大于3次,当所述用户重试3次均认证失败,则拒绝为所述用户提供后续服务。
所述装置包括银行自助设备、第二代身份证读取模块、指纹采集模块、指纹比对模块,其中:
第二代身份证读取模块,与所述银行自助设备相连,用于读取所述用户的身份证中的指纹信息;
指纹采集模块,与所述银行自助设备相连,用于采集所述用户的指纹信息;
指纹比对模块,与所述身份证读取模块和所述指纹采集模块相连,用于基于预设安全级别比对所述身份证中的指纹信息和所述采集指纹信息,如果比对成功则表示银行自助系统的用户身份认证通过,否则表示银行自助系统的用户身份认证不通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通过比对用户身份证中的指纹信息和采集的指纹信息,判断用户是持本人身份证的情况下才为用户提供后续服务,与现有的身份认证方法相比,更加准确、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基本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方法步骤流程图;
图3为重试次数不超过3次时的步骤流程图;
图4为一种基于银行自助系统的用户身份认证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所示,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流程图,一种基于银行自助系统的用户身份认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读取银行自助系统用户的身份证信息,包括身份证中的指纹信息;
2、采集所述用户指纹信息;
3、基于预设安全级别比对所述身份证中的指纹信息和所述采集指纹信息,如果比对成功则表示银行自助系统的用户身份认证通过,否则表示银行自助系统的用户身份认证不通过。
所述预设安全级别是根据具体应用环境对拒真率和认假率的要求而进行的设定。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所述认证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读取银行自助系统用户的身份证信息,包括身份证中的指纹信息;
2、提示所述用户进入指纹采集环节,同时显示操作剩余时间;
3、采集所述用户指纹信息;
4、与所述用户的身份证中的所有指纹信息进行循环比对,如果比对失败表示银行自助系统的用户身份认证不通过;
5、基于预设安全级别比对所述身份证中的指纹信息和所述采集指纹信息,如果比对成功则表示银行自助系统的用户身份认证通过,否则尝试与所属身份证中的其他指纹信息进行比对。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允许用户重试的次数不大于3次,当所述用户重试3次均认证失败,则拒绝为所述用户提供后续服务。
实施例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山东)电子信息有限公司,未经浪潮(山东)电子信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30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沉积制备铜包钢扁带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夹纸小车横梁及其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