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对行棉秆拔秆台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13473.7 | 申请日: | 2014-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1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张爱民;王欢成;宋德平;孙冬霞;宫建勋;禚冬玲;刘玉京;刘凯凯;李伟;王振伟;王仁兵;张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市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D45/00 | 分类号: | A01D4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6616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对 行棉秆拔秆台 | ||
(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机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不对行棉秆拔秆台。
(二) 背景技术
棉花秸秆是棉花生产中的副产物,是发展工、副业、农业等行业的重要资源。加快推进棉秆综合利用实现棉秆的资源化、商品化,是国家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棉秆收获是棉秆资源化、商品化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的主要拔棉秆的形式有铲切式、滚切式、提拔式等几种常见形式。铲切式和提拔式需要对行,难以提高棉秆的收获效率;滚切式拔棉秆虽然不需要对行,但需要入土工作,存在动力消耗大等问题。
(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不需对行即可拔净棉秆的不对行棉秆拔秆台。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不对行棉秆拔秆台,包括台架,台架上设有底板,底板上方设有拨禾轮和螺旋输送器,拨禾轮位于螺旋输送器的前上方,其特征是,还包括设在台架前端的拔秆辊、拔秆辊和底板之间的清理辊、底板上方的拨秆辊;拔秆辊位于拨禾轮的下方,螺旋输送器位于拨秆辊的后上方;所述拔秆辊包括拔秆轴和沿拔秆轴周向布置的若干排V型齿板,所述V型齿板与所述拔秆轴的周线相切;所述清理辊包括清理轴和沿清理轴周向布置的若干排清理齿,所述清理齿的齿尖正对V型齿板的齿底,所述拨秆辊包括拨秆轴和沿拨秆轴周向布置的长方形板;所述拔秆辊和清理辊的转速、转向都相同。
所述拨秆轴的转速为清理辊转速的1.1~1.3倍。
所述螺旋输送器的螺旋叶片距离底板30~80㎜。
所述清理齿的齿尖与V型齿板的齿底之间的最小距离为4㎜4。
所述V型齿板、清理齿和长方形板分别有3排,并且均匀分布。
所述拔秆轴上安装有两个起支撑作用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将V型齿板分成三段,这三段的V型齿板不在一条直线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拔秆辊采用V型齿板的推拔原理,实现了不对行拔取棉秆。
2、清理齿和拔秆辊的配合,避免了拔秆辊的缠草,清理了棉秆根部的泥土并解决了残膜清理问题。
3、拔秆辊在工作时拨禾轮与V型齿板的共同作用下将棉秆拔出来,大大降低了工作能耗。
(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拔秆辊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清理辊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拨秆辊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清理齿的齿尖与V型齿板的齿底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中,1拔秆辊,2台架,3底板,4清理辊,5拨秆辊,6螺旋输送器,7拨禾轮,8拔秆轴,9 V型齿板,10清理齿,11清理轴,12拨秆轴,13长方形板,14轴承座,15送料口,d清理齿的齿尖与V型齿板的齿底之间的最小距离。
(五)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8所示,该种不对行棉秆拔秆台,包括台架2,台架2上设有底板3,底板3上方设有拨禾轮7和螺旋输送器6,螺旋输送器6的螺旋叶片距离底板330~80㎜,螺旋输送器6后端设有送料口15,拨禾轮7位于螺旋输送器6的前上方,底板3前端安装有拔秆辊1和清理辊4,清理辊4位于拔秆辊1和底板3之间,底板3上方安装有拨秆辊5;拔秆辊1位于拨禾轮7的下方,拨秆辊5位于底板3的上方、螺旋输送器6的前下方;拨禾轮7、螺旋输送器6、拔秆辊1、清理辊4和拨秆辊5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台架2上,同时他们又分别与动力传动连接,其中拔秆辊1和清理辊4的转速、转向都相同,拨秆轴12的转速为清理辊4转速的1.1~1.3倍,在图1中从右下向左上看(下同),拔秆辊1、清理辊4和拨秆轴12应该顺时针旋转,拨禾轮7和螺旋输送器6逆时针转;拔秆辊1用于拔起棉秆,它包括拔秆轴8和沿拔秆轴8周向均匀布置的3排V型齿板9,V型齿板9与拔秆轴8的周线相切,在拨秆轴12上通过轴承套有两轴承座14,轴承座14安装在台架2上,两个轴承座14将拨秆轴12分成了3段,每一段拨秆轴12上的V型齿板9;清理辊4用于清理缠绕在V型齿板9上的杂草,它包括清理轴11和沿清理轴11周向均匀布置的3排清理齿10,清理齿10的齿尖正对V型齿板9的齿底,并且齿尖与齿底之间的最小距离d为4㎜,拨秆辊5包括拨秆轴12和沿拨秆轴12周向均匀布置的3块长方形板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市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所,未经滨州市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34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果实采摘器
- 下一篇:一种同位仿形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