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触控屏及其电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13503.4 | 申请日: | 2014-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9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杨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G06F21/32;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王卫忠;阚梓瑄 |
地址: | 330029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指纹识别 功能 触控屏 及其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指纹识别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触控屏以及具有该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便携式终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现在的便携式终端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且这种多样化的功能方便了用户。但是,便携式终端在为用户提供更多便利性的同时,携带了太多的私人信息,如果这种便携式终端一旦丢失或者被盗,则这些信息由于没有进行相关的保护,因此很容易泄漏出去,给用户带来不便。因此,在便携式终端上做一些保密方面的设置显得非常必要。
传统的具备触摸屏的便携式终端的保密功能无非是在便携式终端上设置如键盘锁等软件功能,并通过输入密码来实现保密。这种传统的具备触摸屏的便携式终端,通常键盘锁以按键形式突出地设置于便携式终端的边缘侧,因此用户在抓捏便携式终端时或无意间会按压键盘锁,从而驱动便携式终端,消耗便携式终端的电量。并且,由于在便携式终端的边缘侧设置了键盘锁,从而给人以不平滑、不整齐的感觉,降低便携式终端的外观品质。同时,当通过输入密码来实现保密时,每次都要输入密码,因此显得比较麻烦,而且密码容易被破解导致保密功能失效。
而且,现有的便携式终端仅能在非可视区域实现指纹识别,基本无法做到在可视区域实现指纹识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触控屏以及具有该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电子装置,能够在例如便携式终端等电子装置的可视区域上实现指纹识别。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触控屏,包括:
基片;
半导体层,形成于所述基片之上,所述半导体层包括多条半导体引线形成的图案;
半导体复合层,形成于所述基片之下,所述半导体复合层包括多条检测指纹图像的指纹识别引线以及多条第一电容屏引线,所述第一电容屏引线形成于所述指纹识别引线之间,且所述第一电容屏引线与所述半导体引线形成的图案相对应;以及
电容屏引线层,形成于所述半导体复合层之下,所述电容屏引线层包括多条第二电容屏引线,所述第一电容屏引线与所述第二电容屏引线之间形成交叉分布。
优选地,还包括:位置传感器模块,连接所述第一电容屏引线和第二电容屏引线,检测手指触摸信号。
优选地,还包括:指纹识别模块,连接所述指纹识别引线。
优选地,还包括:射频信号升压模块,连接所述指纹识别模块。
优选地,还包括:信号处理模块,分别连接所述指纹识别引线、第一电容屏引线、第二电容屏引线、位置传感器模块、指纹识别模块以及射频信号升压模块;
当所述位置传感器模块接收到手指触摸信号,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关闭所述位置传感器模块,启动所述射频信号升压模块和指纹识别模块,所述射频信号升压模块对第一电容屏引线输送射频高压电流,通过耦合充电的形式传输到所述半导体引线,使得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获得指纹图像。
优选地,所述指纹识别引线包括:
第一感应电极;以及
多条第一驱动电极,所述多条第一驱动电极并排布置且彼此间隔开,所述多条第一驱动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感应电极间隔开地相对以形成多个第一检测间隙。
优选地,所述指纹识别引线还包括:
第二感应电极,与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平行设置并位于所述第一感应电极的与所述多条第一驱动电极相反的一侧;以及
多条第二驱动电极,所述多条第二驱动电极并排布置且彼此间隔开,所述多条第二驱动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二感应电极间隔开地相对以形成多个第二检测间隙,所述多条第二驱动电极与所述多条第一驱动电极对应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感应电极的与所述第一感应电极相反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容屏引线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极或第二驱动电极相平行,相邻的第一电容屏引线之间间隔多条所述第一驱动电极或第二驱动电极。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容屏引线与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之间绝缘,且所述第一电容屏引线与所述第二感应电极之间绝缘。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容屏引线通过绝缘层跃线的方式与所述第一感应电极、第二感应电极交叉。
优选地,所述第一感应电极或第二感应电极截断所述第一电容屏引线,在所述第一感应电极或第二感应电极上局部沉积透明绝缘薄膜,所述透明绝缘薄膜上沉积透明导电薄膜,所述透明导电薄膜与所述第一感应电极或第二感应电极绝缘,且所述透明导电薄膜的两端超出所述透明绝缘薄膜以连接被截断的所述第一电容屏引线,独立连通所述第一电容屏引线。
优选地,所述半导体引线为掺杂型氧化锌半导体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35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式套标导柱
- 下一篇:电力电容器心子元件包封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