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反刍动物利用率的油菜秸秆饲料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13676.6 | 申请日: | 2014-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1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翟明仁;许兰娇;赵向辉;王福春;欧阳克蕙;宋小珍;易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A23K1/14;A23K1/00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 代理人: | 殷勇刚 |
地址: | 330045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反刍动物 利用率 油菜 秸秆 饲料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用饲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反刍动物利用率的油菜秸秆饲料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油菜种植面积高达7277.7千公顷,占世界的四分之一,但相对于油菜的大面积种植,油菜秸秆的开发和利用率却很低。近年来,因油菜秸秆焚烧所引发的环境污染、毁林、火灾和交通事故屡屡发生。油菜秸秆的纤维含量丰富,且高于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是一种很好的粗饲料来源,可用于反刍动物的生产与养殖。然而,研究表明,油菜秸秆不通过处理直接加入到日粮中会显著降低动物的采食量、消化率及生产性能。原因在于油菜秸秆在瘤胃中的可消化性较低,其平均体外有机物质消化率仅有26.4%,甚至更低。生产中通过对油菜秸秆进行氨化和碱化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其在动物体内的消化和利用,促进动物增长,但残留的碱,如氢氧化钠,会对动物本身和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伤害和污染。
本发明中采用的油菜秸秆、新鲜皇竹草混合青贮并加入微生物的加工方法即改善了油菜秸秆的适口性,提高了油菜秸秆的利用率,同时也解决了皇竹草不宜长期贮存的难题,因此是一种绿色环保,值得推广的加工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反刍动物利用率的油菜秸秆饲料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提高反刍动物利用率的油菜秸秆饲料的加工方法,其步骤为:
(1)将晒干的油菜秸秆和新鲜的皇竹草切短至1 cm,按3: 7的重量比例搭配混合均匀;
(2)按每千克步骤(1)获得的混合物加入150 mg的乳酸粪肠球菌复合菌菌液,混合混匀;
(3)将步骤(2)获得的混合物装填入青贮窖或青贮塔中,压实、密封,发酵40天后开窖,获得油菜秸秆饲料。
为了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所述新鲜的皇竹草刈割高度为地上部分,长180cm,茎叶青绿;所述新鲜的皇竹草水分含量约83%;所述的乳酸粪肠球菌复合菌包括乳酸粪肠球菌、芽孢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菌;所述的乳酸粪肠球菌复合菌的总益生菌数量>1.5×1010cfu/g;所述的乳酸粪肠球菌>6×109cfu/g,芽孢杆菌>5×109cfu/g,产朊假丝酵母菌>4×109cfu/g;步骤(3)中,温度25~30℃,湿度约为68%。
本发明加工方法简单,经过加工的饲料pH值偏酸性且洗涤纤维含量下降,粗蛋白比例增加,提高了饲料的营养价值,改善饲料的可消化性,促进了饲料在动物体内的消化和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
实施例1
一种提高反刍动物利用率的油菜秸秆饲料的加工方法,其步骤为:
(1)获取新鲜的皇竹草,刈割高度为地上部分,长180cm,茎叶青绿,新鲜的皇竹草水分含量83%;
(2)将晒干的油菜秸秆和步骤(1)获取的皇竹草切短至1 cm,按3: 7的重量比例搭配混合均匀;
(3)按每千克步骤(2)获得的混合物加入含150 mg的乳酸粪肠球菌复合菌的菌液,混合混匀;乳酸粪肠球菌复合菌包括乳酸粪肠球菌、芽孢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菌;乳酸粪肠球菌复合菌的总益生菌数量>1.5×1010cfu/g;所述的乳酸粪肠球菌>6×109cfu/g,芽孢杆菌>5×109cfu/g,产朊假丝酵母菌>4×109cfu/g;
(3)将步骤(2)获得的混合物装填入青贮窖或青贮塔中,压实、密封,发酵40天后开窖,获得油菜秸秆饲料;窖藏温度25~30℃,水分含量约为68%。
实施例2
油菜秸秆加工前后的营养价值见表1。从结果可看出,油菜秸秆经过本技术加工后,变得质地松软,气味酸香,蛋白质含量丰富,品质较优。
。
实施例3
将实施例1获得的油菜秸秆饲料进行瘤胃尼龙袋试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农业大学;,未经江西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36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