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绝缘性导线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13807.0 | 申请日: | 2014-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1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兰宝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宝琴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02;H01B7/28;H01B7/02;H01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都律师事务所 11395 | 代理人: | 李向东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性 导线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绝缘性导线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力材料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力行业的基础元件-电力导线,是用来输送和分配电能的资源,其基本结构由线芯、绝缘层等组成。其中,线芯是电力导线的导电部分,用来输送电能,其是电力导线的主要部分;绝缘层将线芯与大地以及不同相的线芯间在电气间彼此隔离,由于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铜广泛用于电力电缆的线芯。现有技术中的铜导线电导率与强度难以同时到达高标准,并且耐候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绝缘性导线的制备方法,使线材能得到充分的保护,延长其使用寿命,并具有高强度和高导电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绝缘性导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线包括铜合金芯材,所述芯材外包覆的镍合金层,最外层为绝缘层,
铜合金芯材的各组分质量百分含量为:Mg 0.6-0.9%、Zn 0.7-0.9%、Mn 0.3-0.4%、Sn 0.6-0.8%、Bi 0.6-0.7%、Al 0.5-0.6%、Ni 0.04-0.05%、Fe 0.06-0.07%、Co 0.04-0.05%、La 0.05-0.06%、Y 0.02-0.03%,余量为铜及不可避免的非金属夹杂;
包括以下步骤:
(1)将高纯阴极铜加入感应电炉,控制炉内的温度在1135~1140℃;待铜完全熔化后,将铜-镁中间合金和铜-锡中间合金加入感应电炉,熔化温度控制在1140~1145℃;待合金充分熔化后将其他元素组分加入铜熔体中进行熔炼,
(2)将铜合金熔融液进行上引熔铸,结晶器采用石墨材料,采用干燥的炭黑作覆盖剂,覆盖剂层厚为130-140mm,熔铸温度为1250-1230℃,上引铜杆速度为200-250mm/min,上引铜杆的直径为φ30-35mm;
(3)固溶处理:将铸造成型的合金,进行热处理,加热温度940-960℃,保温时间为4-5h,出炉,出炉后用空气冷却至常温;
(4)挤压:在挤压机上将毛坯铜合金杆经摩擦挤压成形制成挤压铜合金线坯;挤压机腔体内压力:800Mpa;
(5)拉拔减径:将上述铜合金线坯,用拉丝机继续进行拉拔减 径,在拉丝机上用85-95m/min的速度、9~10%的减径率拉拔铜合金线坯,最终达到直径为2.5mm;将线坯在300-350℃保温2小时,之后,调整拉拔速度为150-200m/min、减径率为14-15%进行拉拔至直径为1.5mm;将线坯在370-380℃保温4小时,再调整拉拔速度为100-130m/min、减径率为17-18%进行拉拔至直径0.7mm;
(6)时效处理:拉拔后,将铜合金线材进行时效处理,时效温度470-480℃,时效时间8-10h;得到铜合金芯材;
(7)将铜合金芯材进行镍合金包覆,镍合金的各组分质量百分含量为:Al 9-10%、Fe 5-6%、Mn 4-5%、Cu 2-3%、Zn 1-2%,余量为镍;
(8)包覆镍合金后的铜合金芯材在350-370℃保温10小时;
(9)通过加热挤塑机将绝缘体材料形成熔融态,在成形磨具和挤压压力作用下将绝缘体材料连续挤包在包覆镍合金的铜合金芯材上形成导线。所述绝缘体材料包括(重量份):α烯烃改性的聚乙烯树脂300份,三元乙丙橡胶100份、聚全氟乙烯60-70份、聚氯乙烯树脂40-50份、轻质碳酸钙30-40份、增塑剂15-20份、稳定剂硬脂酸锌5-8份、偶联剂3-4份、防老剂4-5份、二盐基亚磷酸铅7-8份和抗氧剂6-8份。
进一步的,所述的绝缘性导线的制备方法,所述合金的各组分质量百分含量为:Mg 0.6%、Zn 0.7%、Mn 0.3%、Sn 0.6%、Bi 0.6%、Al 0.5%、Ni 0.04%、Fe 0.06%、Co 0.04%、La 0.05%、Y 0.02%,余量为铜及不可避免的非金属夹杂。
进一步的,所述的绝缘性导线的制备方法,所述合金的各组分质量百分含量为:Mg 0.9%、Zn 0.9%、Mn 0.4%、Sn 0.8%、Bi 0.7%、Al 0.6%、Ni 0.05%、Fe 0.07%、Co 0.05%、La 0.06%、Y 0.03%,余量为铜及不可避免的非金属夹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宝琴,未经兰宝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38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