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卸车后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13921.3 | 申请日: | 2014-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1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邓兆海;周顺;郭世均;罗朋;谢长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1/16 | 分类号: | B60P1/16;B60P1/28;B62D2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王新宪 |
地址: | 51085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卸车 | ||
1.一种自卸车后车,包括后车架、设于所述后车架上的货箱和用于举升货箱的液压举升系统,所述货箱后端与后车架铰接,后车架前端设有用于定位货箱的货箱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纵梁组件,所述纵梁组件包括后车纵梁,所述后车纵梁外侧面设有后车架举升支座和后车架抗扭管,所述纵梁组件的前端设有铰接体支承,所述铰接体支承上设有用于安装铰接体的安装孔;所述货箱包括底板、后翘板、左侧板、右侧板及前板;后翘板的前端连接在底板的后端上,且后翘板自前端到后端上翘;左侧板的下端连接在底板和后翘板的左边缘,右侧板的下端连接在底板和后翘板的右边缘;前板连接在底板的前端,前板的两侧边分别与左侧板和右侧板相连接;所述的左侧板包括下端与底板和后翘板连接的左斜侧板及连接在左斜侧板上端的左立板,在左立板的外侧面安装有左纵梁;所述的右侧板包括下端与底板和后翘板连接的右斜侧板及连接在右斜侧板上端的右立板,在右立板的外侧面安装有右纵梁;在左纵梁的上安装有左举升支座,在右纵梁上安装有右举升支座,所述的左举升支座包括自左纵梁底部向外侧延伸出左举升支座后向左举升支座外侧面弯折的左支承板及连接在左支承板底部的左凸耳;所述的右举升支座包括自右纵梁底部向外侧延伸出右举升支座后向右举升支座外侧面弯折的右支承板及连接在右支承板底部的右凸耳;在后翘板的内底面设有横向防滑条;所述货箱定位装置包括铰接体支承上端具有的三角定位部和货箱的前端的货箱限位体,货箱限位体上设有与三角定位部对应的限位槽,在三角定位部中心两侧的上表面分别设有与货箱限位体接触的弹性垫块,所述的弹性垫块包括缓冲块及设在缓冲块边缘上的固定部,相邻缓冲块之间具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卸车后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的前端与所述铰接体支承固定连接;所述纵梁的后端设有与货箱铰接的铰接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卸车后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为箱型结构,其内部设有加强筋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卸车后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内侧壁设有用于安装蓄能器的蓄能器支座;所述蓄能器支座包括下座和与所述下座配合的上座,所述下座与所述纵梁内侧壁固定,所述上座和下座上均设有半圆形凹槽,上座与下座两端通过螺栓连接,且上座与下座之间设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卸车后车,其特征在于:在左支承板与左纵梁之间焊接有左封板,在右支承板与右纵梁之间焊接有右封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卸车后车,其特征在于:左凸耳包括二个以上,最外侧的左凸耳位于左纵梁外侧,相邻左凸耳之间有间隙;右凸耳包括二个以上,最外侧的右凸耳位于右纵梁外侧,相邻右凸耳之间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卸车后车,其特征在于:在前板上端设有挡料板,挡料板自下向上向前倾斜,挡料板和前板之间设有支承板;在前板上设有横梁,横梁与货箱限位体之间设有筋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卸车后车,其特征在于:在三角定位部与弹性垫块之间设有调整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卸车后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定位部包括两个对称的斜面,两所述斜面之间的夹角为45~7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卸车后车,其特征在于:液压举升系统包括油箱、双联泵、高压过滤器、高压过滤器、单向阀、单向阀、合流阀、电磁阀及多级举升缸,双联泵将油箱内的液压油通过高压过滤器输送到单向阀中,同时双联泵将油箱内的液压油通过高压过滤器、合流阀输送到单向阀中,经单向阀和单向阀后,两路液压油合流并形成合流点,并经电磁阀输送到多级举升缸内,回油经电磁阀、回油过滤器回到油箱,其特征在于:在回油管路上设有与电磁阀并联的依次连接的液控单向阀和电磁阀;在电磁阀与回油过滤器之间设有溢流阀;在举升回油管路上位于电磁阀和回油过滤器与电磁阀的连接点之间连接有溢流阀,在举升回油管路上位于电磁阀和多级举升缸之间设有平衡阀;举升时液压油经平衡阀流回油箱;下降时液压油经平衡阀流向多级举升缸,多余压力油经溢流阀流回油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392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车用行李架
- 下一篇:一种新型汽车头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