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扬子鳄抗菌肽Alligatorin6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14114.3 | 申请日: | 2014-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74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王义鹏;于海宁;蔡莎莎;高久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46 | 分类号: | C07K14/46;C07K1/20;A61K38/17;A61K8/64;A61P31/04;A23K20/195;A23L3/3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科名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468 | 代理人: | 程美琼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扬子鳄 抗菌 alligatorin6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的抗菌肽及其应用,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来源于扬子鳄的抗菌肽Alligatorin6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抗生素在治疗细菌性感染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近年来,随着传统抗生素在医学和养殖业等领域的滥用,微生物对传统抗生素产生了越来越强的耐受性,微生物耐药问题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难题。一直以来微生物耐药性的应对手段是使用对耐药微生物尚未使用过的新的或者替代性的抗微生物制剂,而这种新的抗生素使用一段时间后,微生物会进一步对这种新的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因此这就需要持续开发新的抗微生物制剂。开发出一种新型抗菌机制药物是解决微生物耐受性问题的一个新方向。
抗菌肽是一种小分子多肽,对细菌、真菌、病毒和原虫等均具有杀灭作用。抗菌肽具有分子量小、结构简单、杀菌活性强等特点。大多数抗菌肽的杀菌机制是通过作用于细菌细胞膜上的磷脂双分子层,破坏细胞膜完整性并在细胞膜上形成跨膜通道,造成细胞内容物溶出而导致细胞死亡。这种独特的杀菌机制一般不易引起微生物耐药性。而且抗菌肽对哺乳动物正常细胞和组织一般没有毒害性,不存在残留问题,因此抗菌肽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高效的抗菌药物,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解决传统抗生素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来源于扬子鳄的抗菌肽Alligatorin6,另外提供了该抗菌肽的氨基酸序列以及其在抗菌方面的应用。扬子鳄抗菌肽Alligatorin6具有广谱高效的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具有极强的抗菌活性,且具有分子量小、合成简单、溶血活性低、盐耐受性、热耐受性和热稳定性好的特点,可应用于医药、化妆品、食品保鲜和养殖业领域。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中扬子鳄抗菌肽Alligatorin6由2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3044.5Da,等电点为12.48,其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Thr Arg Trp Leu Trp Leu Leu Arg Gly Gly Leu Lys Ala Ala Gly Trp Gly Ile Arg Ala His Leu Asn Arg Asn Gln,所有氨基酸均为L-型。
本发明也提供了扬子鳄抗菌肽Alligatorin6的化学制备方法:
根据获得扬子鳄抗菌肽Alligatorin6成熟肽的氨基酸序列,用自动多肽合成仪(433A,Applied Biosystems)合其全序列,通过HPLC反相柱层析脱盐纯化;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鉴定其纯度,分子量测定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等电聚焦电泳测定等电点,用自动氨基酸测序仪测定氨基酸序列结构;
另外,本发明提供了扬子鳄抗菌肽Alligatorin6的应用,在制备抗菌药物或组合物、抑制细菌生长药物或组合物、防腐剂、动物饲料添加剂和化妆品添加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优点是提供了一种来源于扬子鳄的抗菌肽Alligatorin6以及其在抗菌方面的应用。抗菌肽Alligatorin6具有广谱高效的抗菌作用,且具有分子量小、合成简单、溶血活性低、盐耐受性、热耐受性和热稳定性好的特点,可应用于医药、化妆品、食品保鲜和养殖业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扬子鳄抗菌肽Alligatorin6的发现
通过检索,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http://www.ncbi.nlm.nih.gov)网站的扬子鳄基因组数据中发现一条基因序列(XP_006026474.1),长度为459bp,编码的多肽前体由15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该基因及其编码的多肽前体分别如SEQ ID NO:2和SEQ ID NO: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41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紫外CCD花样的平场矫正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闻事件的动态跟踪和总结算法